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单元我们怎么看到物体 5.凸透镜 一、填空 1.放大镜由()、()、()3部分构成。 2.像放大镜这样()、()的()镜片,成为凸透镜。 3.凸透镜有()、()、()的作用。 4.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 5.太阳灶是利用了凸透镜的()作用。 6.将凸透镜放在课本上方,我发现课本上的字变()了。说明凸透镜具有()作用。 7.用到凸透镜的物体有:()、()、()等。 8.利用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的。 二、判断 1、凸透镜的镜片中间厚、边缘薄。() 2、不要用凸透镜看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睛。() 3、凸透镜只能使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像。() 4、用凸透镜看太阳会发现太阳很美丽。() 5、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6、阳光经过凸透镜后会改变方向。() 7、使用放大镜时不能用手摸镜片。() 8、凸透镜是根据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9、要让蜡烛火焰的像呈现在纸屏上,蜡烛、凸透镜、纸屏要摆放在一条直线上。() 10、当放大镜离蜡烛远离纸屏近时,成的像是缩小的、倒立的像。() 11、小水滴就是一个凸透镜。() 12、凸透镜只能使物体成倒立、缩小的像。()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13、幻灯机、电影放映机、摄像机的镜头中,都安装了凸透镜。() 14、照相机的镜头就是凸透镜,利用了凸透镜能成像的原理工作。() 15、老花镜镜片不能用来放大书中文字。() 16、在没有光的情况下,凸透镜也能成像。() 三、选择 1.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 A.平面镜B.凸透镜C.凹透镜 2.利用凸透镜所形成的像是()。 A.正立的B.倒立的 3.()可以做放大镜。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A烧杯B装满水的长方体鱼缸C装满水的球形烧瓶 4.当凸透镜距纸屏远,距蜡烛近时,成的像是()的像。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A放大B缩小C等大

hj****27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一种胃肠道超声检查助显剂及其制备方法.pdf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201651206021+莫武林+浅析在互联网时代下酒店的营销策略——以湛江民大喜来登酒店为例.doc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用于空间热电转换的耐高温涡轮发电机转子及其装配方法.pdf
论《离骚》诠释史中的“香草”意蕴.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