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 / 文档详情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 立即下载
2024-11-01
约7.4千字
约13页
0
42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页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1.杨绛在其著作《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中说,“孔子出门必坐车”。孔子的这一行为最能体现他思想中的()
A.礼	B.仁
C.中庸	D.德治
2.“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体现了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某一学派的思想与主张。这一学派是()
A.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
B.主张节俭的墨家
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
D.“无为而治”的道家
3.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老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4.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
A.孟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荀子
5.[2019·北京东城区联考]“上善若水”的意思是指上好的行为典范就像水一样,善于利导万物而不与之争,处守于众人所不愿处的低下处。所以“上善若水”应出于()
A.《论语》	B.《道德经》
C.《墨子》	D.《韩非子》
6.出生于安徽蒙城的庄子,“尝为蒙漆园吏,后弃官隐居,编织草鞋、濮垂钓。楚威王厚礼延请,许其为相,庄嘲而不纳,终身不仕”。庄子“终身不仕”的决定与他哪一思想理念有重要关联()
A.主政者,当以民为念,以德为本
B.崇尚自然,清净无为
C.提倡改革,追求法治和君主专权
D.相互关爱,反对不义之战
7.西周社会的运转,所依靠的是两项权力原则:刑和礼。礼的应用范围只限于贵族,刑的应用范围是普通百姓。针对这种现象,春秋战国时期,有学者认为社会没有阶层高下之分,在法律和君主面前人人地位都一样,该学者所属的学派是()
A.法家	B.墨家
C.儒家	D.道家
8.战国时期,儒家学说和墨家学说在民间广为流行,形成了“非儒即墨”的局面。但是,主要诸侯国的统治者却纷纷采用法家学说,兴起了变法运动。官方采取与民间不同的态度,是基于()
A.巩固统治阶级统治的需要
B.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需要
C.应对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
D.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需要
9.“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持此种观点的思想家是()
A.孔子	B.墨子
C.荀子	D.孟子
10.近日来,针对下图所反映的社会问题,我国很多地方开展了“光盘”行动。下列哪家的思想主张与该运动最为吻合()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11.古代儒家学者批评现实政治,往往称颂夏、商、周“三代”之美,甚至希望君主像尧、舜一样圣明。这表明了儒者()
A.不能适应现实政治	B.反对进行社会变革
C.理想化的政治诉求	D.以复古为政治目标
12.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A.克己复礼	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
13.《尚书·酒诰》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	B.主权在民
C.以民为本	D.道法自然
14.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15.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16.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17.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18.“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
A.《孟子》	B.《庄子》
C.《韩非子》	D.《道德经》
19.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
A.诸子百家争鸣	B.商人地位提高
C.士的兴起	D.“学在民间”
20.先秦某位思想家主张:“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其意在说明()
A.政治教化以百姓富裕为前提
B.以德治民与依法治国相结合
C.改善民生与思想教化相辅相成
D.重义轻利的观念利于国家统治
21.春秋战国时期有一思想家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下列言论与此同属一派的是()
A.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文档大小:42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