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立即下载
2024-11-01
约4.5千字
约4页
0
2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五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民国时期,国立大学校舍普遍采用西式建筑风格,而教会大学则按业主要求,在设计风格中融入了斗拱支撑的宽阔大屋顶、仿木混凝土柱、铁制花格窗等元素。这说明()
国立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齐鲁大学
A.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性	B.中西方的建筑理念共通
C.中国传统文化遭打击	D.政局稳定利于教育发展
答案A
2.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	B.洋人发明的火车
C.轮船××局的轮船	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
答案C
3.(2019·北京学业水平测试)1881年12月25日《申报》有诗云:“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费笔砚。雁帛鱼书应共妒,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该诗赞颂的文明成果是()
A.电灯B.火车C.电报D.电影
答案C
4.竹枝词是一种由民歌演变而来的文人诗体,它具有通俗易懂、不拘格律、以诗存史等特点。有两首这样写道:“靠左边行分两旁,章程订立本周详。马车别有通融法,飞走中间亦不妨。”“一平马路真如砥。信步行来趣更奢。眼底耳根两清静,从今不见破骡车。”对上面的两首竹枝词解读正确的是()
A.传统交通工具完全被新式交通工具取代
B.出现了顺应时代特点的道路交通规范
C.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风俗造成严重冲击
D.中国近代交通工具依赖进口
答案B
5.下表为中国近代报刊业发展情况简介,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19世纪40~90年代19世纪90年代20世纪初期代表刊物外国人拉开中国近代报刊业序幕;《昭文新报》开创国人办报先例维新派《时务报》、《强学报》《中外纪闻》等宣传维新思想《新青年》的创办;革命派在国内外一共创办了近120种报刊A.国人向西方学习逐步深入到制度层面
B.国人办报逐渐占据新闻产业主导地位
C.近代报刊业的发展体现社会变革要求
D.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推动国人思想解放
答案B
6.梁实秋在《过年》一文中曾回忆道,早在民国建立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戊戌变法的开展	B.社会制度的变革
C.辛亥革命的胜利	D.西方思想的影响
答案D
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答案C
8.(2019·太原十校调研)下表是民国初年私人开办的部分女子学校,据此可知()
学校地点特色中央女校北京设有六个年级,分为工艺组、纺织组等神州女学上海设国文、图画等专修科,毕业生大多致力于政教的发展女子政法学堂上海以培养妇女参政人才、储他日议院之选为办学宗旨A.新式女子教育已经得到普及
B.授课内容以培养谋生技能为主
C.妇女的社会地位有显著提高
D.部分妇女摆脱了传统的束缚
答案D
9.下面框内所述内容为《申报》上的报道。材料说明()
A.晚清时期思想观念变化剧烈
B.妇女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C.习俗变迁具有自由平等特征
D.报纸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潮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答案C
10.泰山东岳庙供奉的娘娘,泥塑金身,三寸金莲,朝拜者多用自制的大脚锦鞋,换去娘娘的小脚鞋。这一社会现象最早可能出现于()
A.鸦片战争时期	B.中华民国初期
C.新中国成立初期	D.改革开放时期
答案B
11.有人这样改编李清照的词:红藕香留在深秋,夫妻相思,无眠不愁。锦书不自云中来,轻敲键盘,意在心留。花未飘零水长流,电子邮件,可以解忧。可视电话人相看,喜上眉头,甜在心头。这说明()
A.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
B.信息时代疏远了人们的感情
C.大众传媒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D.人们越来越受制于现代科技
答案C
12.“也是蛮拼的”“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偏偏要靠才华”等网络用语作为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流行于虚拟世界和现实生活中,真实地折射出大众的社会心理,同时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A.人们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五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文档大小:2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