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历史·八下】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知识梳理).doc 立即下载
2024-11-01
约2.2千字
约3页
0
1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部编历史·八下】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知识梳理).doc

【部编历史·八下】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知识梳理).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部编历史·八下】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知识梳理)
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筹备新中国,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1.时间:1949.9.21-9.30
2.地点:北平(中南海怀仁堂)
3.内容:“八个一”
一个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是一部新民主主义的建国纲领)
一个政府——中央人民政府
一个主席——毛泽东
一个首都——北京(北平改为北京)
一个代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歌词未改,为了勿忘历史,居安思危)
一个国旗——五星红旗
一个纪年法——公元纪年
一个纪念碑——人民英雄纪念碑(三年以来:1946-1949解放战争时期;三十年以来: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1840-1949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
※※注:《共同纲领》规定了新中国的国家性质和政权性质,规定了国家各个方面的基本方针和政策,它包括序言和总纲、政权机关、军事制度、经济政策、文化教育政策、民族政策、外交政策,共7章60条。《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国家,实行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属于人民,各级政权机关一律实行民主集中制。
※※注: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社会主义是新民主主义的高级阶段,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注:人民是指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爱国民主份子。
4.意义: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注: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存在,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二、开国大典
——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
1.时间:1949.10.1下午三点(“国庆节”)
2.地点:北京天安门
3.庆典议程:毛泽东宣读公告→→五星红旗升起→→《义勇军进行曲》奏起→→礼炮齐鸣→→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欢庆新中国诞生
4.新中国成立意义★★——四个“了”
①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②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③中国真正成为了独立自主的国家,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④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国际意义)
5.启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注: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摆脱了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获得民族独立,人民政治地位、经济文化生活水平将不断提高,国家实力将不断增强。
※※注:开国大典上54门礼炮28响的含义
54门礼炮——(学界的三种说法)当时参加开国典礼的共有54个团体;据初步统计当时全国是54个民族;为纪年五四运动。
28响——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28年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三、西藏和平解放
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时间:1951年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部编历史·八下】 第1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知识梳理)

文档大小:1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