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doc / 文档详情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doc 立即下载
2024-11-01
约3.4千字
约5页
0
2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doc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23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基础梳理】
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国际背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和斗争。
2.法律依据:《____________》。
3.主要内容。
具体内容基本内涵(含义)“________”不承认____________建立的屈辱外交,另行建立新的平等外交关系“________”清除____________残余势力和取缔一切特权后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________”坚定地站在____________阵营一边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直接目的:积极同________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2.首次提出:__________年12月,__________在接见__________代表团时。
3.内容:互相____________、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______________。
4.意义。
(1)标志着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2)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________。
三、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积极发展中苏关系。
(1)成就:1949年10月中苏建交;1950年初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意义:对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具有积极作用。
2.参加日内瓦会议(________年)。
(1)会议主题: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________问题。
(2)影响:
①新中国首次以世界________之一的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②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
3.参加万隆会议(________年)。
(1)会议背景:亚洲、非洲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2)会议特点:第一次没有________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3)会议主题:讨论________、争取________、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
(4)中国作用:周恩来提出“________”方针,促进会议圆满成功。
(5)会议意义。
①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②形成“万隆精神”。
基础练习
1.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外交工作面临的国际环境是()
①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已严重削弱
②社会主义形成一个世界体系
③亚非拉民族解放事业日益高涨
④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采取的外交孤立政策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周恩来总理强调,为了抵抗美国的侵略和威胁,同苏联结盟是必要的,但“不能把自己的党和国家的独立性丢掉”;在万隆会议上,周恩来对于各国因社会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分歧,鲜明地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这说明()
A.在中苏结盟时,我国应该放弃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抵制,因为中国要与苏联团结
B.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新中国外交的根本政策
C.为了抵抗美国对中国的侵略与威胁,中国不论什么时候都要与苏联结盟
D.求同存异是我国外交的基本原则
3.“美国操纵五届联大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的决议”,这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外交活动的首要目标是()
A.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B.提高国际地位
C.同社会主义国家建交D.制定外交原则
4.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握手已成为现代社交场合中,相互见面和离别以及在相互介绍时表示热情、礼貌、致意的常见礼节。世界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图突出反映的外交方针是()
A.一大片B.另起炉灶C.一边倒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5.看到下图周恩来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同学们作出了下列的图解,正确的是()
A.新中国首次打破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B.双方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C.双方签署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协议
D.双方就共同倡议发起不结盟运动达成共识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6.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华盛顿会议B.亚非会议C.雅尔塔会议D.日内瓦会议
7.中国政府评价一次会议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23课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2]

文档大小:2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