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篇【课标要求与14年江苏考试说明】 1.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僚机构; 2.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三省六部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3.明朝废丞相和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近5年高考考点分布】【基本线索】 君主专制的产生与加强(即君相矛盾的变化) 秦设皇帝制度和中央官制,创立君主专制——汉武帝设内外朝削弱相权——唐设三省六部制——宋初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元设中书省总领朝政——明废丞相、设内阁——清雍正帝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概念解析】【考点梳理】 1.皇帝制度:由来—权力——特征P9课堂巩固1.以下有关嬴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突出个人功业的意图 B.立志效法古代明君 C.是君主集权的产物 D.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2.中央官制:三公制度P9课堂巩固2.(2007·宁夏文综·27)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是()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3.唐朝三省六部制度完善P14课堂巩固3(2013·江苏单科·3)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4.宰相制度的废除P16课堂巩固4.(2013·山东基能·55)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这一状况被彻底改变始于() A.汉朝B.唐朝C.明朝D.清朝5.内阁的出现P17课堂巩固5.(2014·课标Ⅱ·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6.军机处的设立P18课堂巩固5.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之处是()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 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D.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难点突破】 1.隋唐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的区别课堂巩固6.唐宋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其共同策略之一是() A.召开政事堂会议 B.加设宰相,分化事权,强化皇权 C.以六部分割相权 D.设枢密院,与宰相抗衡2.宰相与内阁首辅的异同点课堂巩固7.(2014·大纲全国·14)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后来内阁首辅“俨然汉唐宰辅”。明代内阁首辅与唐代宰相的相同之处是() A.均能独立处理政务 B.均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C.都拥有官吏任免权 D.都直接管理地方政务结合教材18页的历史纵横,对此你如何评价? (提示分方面、分阶段评价)【能力拓展】 1.单选题(原创),从教材历史小故事得出的历史结论正确的一组是() ①P10秦始皇对丞相车骑的多少很在意反映了秦始皇猜忌、独裁、残暴的个性; ②P14宰相李沆抵制宋真宗扩大财权的故事,能说明汉至元皇权强化一直处于直线发展阶段; ③P16胡惟庸恣意妄为惹得杀身之祸,能说明他被杀的历史根源在于他个人的咎由自取; ④P17张居正改革的实例,反映了内阁制度下,内阁的职权大小是由皇帝决定的。 A.①②③④B.①② C.①④D.①②③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是稳便,方可奏行。” ——《贞观政要》 材料二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闾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明太祖实录》人教版教材16页 请回答: 从上述材料看唐太宗与明太祖在对待宰相制度上的观点有何异同点?【学习延伸】史学评论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的专制主义……用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疆域没有这么辽阔,政府的专制的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请回答: 结合所学知识,明清之际的哪些史实能够反映材料中“但是今天的情况正好相反”? 3.(2014江苏单科,21,8分)(节选)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

ca****ng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