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宋元时期(960~1368年).doc / 文档详情
宋元时期(960~1368年).doc 立即下载
2024-11-01
约3.8千字
约4页
0
6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宋元时期(960~1368年).doc

宋元时期(960~1368年).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宋元时期(960~1368年)
元朝灭亡
元朝建立
南宋建立
北宋建立
1368年
1271年
1127年
960年

【阶段特征】我国封建经济和文化继续发展、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的时期。
政治中国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尖锐经济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超过了前代,商品经济高度繁荣;经济中心南移完成,南方已成为全国的经济中心。文化封建文化高度繁荣;科学技术方面有突出发展,对世界文明的进步起了重要作用;理学产生,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宋词和元曲的繁荣;少数民族文化同汉族文化进一步交融。民族民族政权长期并存;各民族交流密切,出现了又一次民族融合。对外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宋元时期政治制度
中央机构(加强君主专制)
⑴宋代:二府三司制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元朝: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直辖河北、山西、山东等地。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权力很大。枢密院是中央最高军事机关。
2.地方行政制度(加强中央集权)
⑴宋代:军事上,收兵权与中央,抽调各地精兵强将,充实中央禁军。
行政上,派文官做知州,另设通判监管。
财政上,设转运使,地方赋税一小部分作为地方开支,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
→结果:分化了相权,有效防止了武将专权和地方割据,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并巩固皇权,但也造成北宋中期出现“冗官、冗兵、冗费”的问题。
⑵元朝——行省制
推行原因:为了加强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和统治。
内容:山东、山西、河北由中书省直辖(腹里);
其他地方设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拥有军、政、财大权,省
的最高长官由朝廷任命。
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西藏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开始于元朝,时设宣政院管辖。)
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地方行政区划:宋:路-州-县三级制
元:行省-路-府-州-县
3.监察体制——宋代:提点刑狱司
元代:御史台最高检察机关。
4.选官制度发展——科举制
措施:
作用:
社会经济繁荣
1.农业方面
(1)耕作制度:南宋时经济重心转移到江浙地区,“苏湖熟、天下足”;
江南推广稻麦复种制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
农作物品种:占城稻传到江淮地区,棉花推广到长江流域;
(3)农书:元代编写《农桑辑要》和王祯《农书》,指导农业生产;
(4)耕作工具:北方出现中耕农具耧锄;
(5)灌溉工具:出现了高转筒车;
(6)土地制度:宋代不抑兼并,土地兼并严重,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
2.手工业方面
(1)制瓷业:宋代:五大名窑(定、汝、官、哥、钧)和景德镇制瓷业崛起。
元朝:青花瓷大放异彩。
纺织业:宋代:棉花种植普及;丝织工艺提高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工具有花楼机等。
(3)冶炼业:北宋时使用煤作燃料,南宋时使用焦炭做燃料。
(4)民营手工业艰难发展。
3.商业方面
(1)原因:由于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交通的发达。
表现:①宋朝坊市和时空界限逐渐被打破,出现早市、夜市,乡村的“草市”繁荣。
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②市镇经济繁荣,汉口镇、佛山镇、朱仙镇、景德镇是著名的四大商业名镇。
③宋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④元朝时,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繁华的国际商业大都会;
泉州成为重要的对外贸易港口,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⑤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
⑥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重要的财源之一。(海上丝绸之路)
三、宋元思想——理学
产生原因:政治上:民族危机和阶级矛盾尖锐,统治者试图调整统治政策以适应
维护统治的需要。
经济上:宋代农业、手工业迅速恢复和发展。
思想上:佛教、道教盛行,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文化上:宋代重文的国策和科举制的完善。
理学的概念:理学是儒学新的表现形式,将儒家的忠、孝、节、义提升到“天理”
的高度,形成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哲学思想体系。
(3)理学的创立——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主张:①确立了理学的最高范畴“天理”
②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
③孔颜之乐
理学的成熟——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
主张①世界观:理一气二。(客观唯心主义)
②道德观: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这里的“天理”是人伦圣言。
③认识论:格物致知代表作《四书章句集注》。将《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集为《四
书》,加以注解,使之成为理学的经典。地位一代宗师——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宋元时期(960~1368年)

文档大小:6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