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x 立即下载
2024-11-02
约7.8千字
约10页
0
2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x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
1.《明史》记载,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寇仇”句,说:“非臣子所宜言。”随后命儒臣修《孟子节文》。从文中可以看出
A.《孟子》未成为官方儒学B.朱元璋避免了草芥与寇仇式的君臣关系C.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D.《孟子》中具有某些限制君权的要求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哪位思想家对自己一生的概括?
A.孔子B.孟子C.荀子D.老子
3.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下列语句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B.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C.仁者爱人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4.有学者评论古代某思想家说:“孔子论政,以仁为主。……承其教而发为‘仁心“仁政’之论,……以为仁、义、礼、智四德,皆由人类天赋侧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引伸发展而成。故‘人皆可以为尧舜’,而仁心乃人类所共有。”该思想家应是()
A.孟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
5.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决定压缩中央国家机关5%的公用经费用于抗震救灾。地震后的第七天,国务院决定全国举行三天哀悼日,停止一切娱乐活动,降半旗默哀,沉痛悼念地震罹难同胞。上述材料所体现的精神与下列思想有一致的地方是()①儒家思想②道家思想③墨家思想④法家思想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这反映的是()
A.法家的改革思想B.道家的无为思想C.儒家的民本思想D.墨家的尚贤思想
7.“文王(商朝末年周国统治者)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西周时的诸侯)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异则事异’。”这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学说B.韩非子的变法革新主张C.墨子的“兼爱”思想D.庄子的“齐物”观点
8.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学术思想大放异彩,下列言论属于墨家学派的是()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道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C.“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D.“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9.“道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段论述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10.孟子曾用“金声玉振”来形容孔子的思想:“金声(奏乐开始)也者,始条理也;玉振(奏乐结束)之也者,终条理也。”主要指孔子思想()
A.集先贤古圣之大成B.以“乐”为核心C.能陶冶人的性情D.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11.《史记》记载:“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这反映孔子
A.恪守中庸之道治理朝政B.重视教化使人向善C.强调礼制稳定社会秩序D.推行“仁政”缓和社会矛盾
12.《春秋》是鲁国史官对时事流水帐似的记录的总称。从历史的眼光看,是一部后人所谓的“断烂朝报”,但经孔子修订整理后,成为儒家典籍,被后世统治者所推崇。原因在于其()
A.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B.具有了伦理教育的功能C.起到了维护贵族社会的作用D.确立了纪传体史学体裁
13.《南方日报》刊文称:“如何给这些孩子(外来工子女)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课题。”其实中国古代很早就有思想家注意并提出了解决类似问题的方法或主张,这就是
A.有教无类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存天理,灭人欲D.经世致用
14.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设计台词。下列选项合适的是()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D.依法治国,中央集权
15.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他所指的“礼”是指()
A.周礼B.和谐的人际关系C.礼貌待人D.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二、材料分析题(共3题;共5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粮食充足),足兵(兵力充足),民信之(百姓信任)。”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不取得百姓信任难以立足——《论语》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荀子》请回答:
(1)三则材料反映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2)据材料一分析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关键的措施是什么?
(3)材料二主要反映了孟子哪一观点?
(4)据材料三分析荀子思想的意义?
17.阅读下面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文档大小:2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