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doc 立即下载
2024-11-03
约5.7千字
约11页
0
13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doc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
第10课鸦片战争
1.(2019·宿迁期末)茅海建教授在《天朝的崩溃》中写道:“条约签订了。南京保全了。英军退出了。战争结束了。这一切使英方大为满意。”材料中所说的“战争”指()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南京”“英军”“英方”等信息可以看出该战争是鸦片战争,故A项正确。
答案:A
2.(2019·潍坊期末)1840年12月,琦善照会英方:“其书写禀帖(下级呈上级文书)、谕贴(上级给下级的手令)者,本系历久成规……今既据请存体面,虽系体制攸关,然称谕者,不见增荣;称禀者,不见受辱……即不用禀谕,亦尚可行。”这体现了()
A.清朝统治者完全放弃天朝上国心态
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鸦片战争爆发后仍严格使用“禀谕”格式
D.清政府长期奏行的外交文书范式有了改变
解析:从“即不用禀谕,亦尚可行”可知清政府改变了以往的外交文书格式,故D项正确。
答案:D
3.(2019·焦作期末)中英《南京条约》第十一款规定“英国驻中国之总管大员,与中国大臣,无论京内京城外者,文书来往,用‘照会’字样。两属员往来,必当平行照会。”这说明()
A.英国开始干涉中国的内政
B.中国的行政主权遭到破坏
C.清政府失去了外交自主权
D.清朝天朝上国观念被打破
解析:据材料,规定突出的是中英来往间人员的平等,打破了清朝的朝贡体系和天朝上国观念,故D项正确。
答案:D
4.“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这主要是因为中国()
A.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B.开始向近代社会演进
C.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D.专制君权受到冲击
解析: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政治、经济和外交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逐渐步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开始向着近代社会艰难的迈进,故选B项。
答案:B
5.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主要表现在()
A.背景方面	B.侵略方式方面
C.目的方面	D.发动战争的国家方面
解析:都是打开中国的市场,而第二次鸦片战争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因而在目的方面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有明显的延续性,是“继续”的主要体现。故C项正确。
答案:C
6.上海是当今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上海也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的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材料二近代上海开埠后,外滩地区率先跨出了传统的农业社会,走上近代城市化发展的道路。百余年来,它作为展示西方文化的窗口、上海城市发展繁荣的标志而备受关注。
旧上海外滩
(1)“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的时候,英国是怎样的历史状况?上海是如何开始“与地上的世界接触”的?
(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上海开埠后,上海外滩所处的地位。
(3)根据以上材料,鸦片战争给上海带来的最重要的客观影响是什么?[来源:学.科.网Z.X.X.K]
解析:第(1)题“英国的大炮破坏了中国皇帝的威权”的时候是指鸦片战争爆发之时,此时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南京条约》开放上海为通商口岸,所以开始“与地上的世界接触”,在此之前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第(2)题从材料二中可以概括出答案。第(3)题注意问的是客观作用——促进了上海的近代化。
答案:(1)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需要扩大海外市场。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上海被开放为通商口岸。
(2)率先走上近代城市化发展道路;是展示西方文化的窗口;是上海城市发展繁荣的标志。
(3)客观上促进了上海的近代化。
[基础巩固][来源:1ZXXK]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之所以不可避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中国在军事上和经济上极端落后
B.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C.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急需打开中国市场
D.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答案:C
2.(2019·德阳期末)对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为中英战争,有人称为能商战争,也有人称为夷匪犯境。其中,晚清士大夫多称之为()
A.中英战争	B.鸦片战争
C.通商战争	D.夷匪犯境
解析:晚清之际华夷观念强烈,晚清士大夫受贵华贱夷思想影响,最有可能用夷匪犯境称呼这次战争,故D项正确。
答案:D
3.有人说:“英国挑起鸦片战争的主要目的是要扫除中国设在贸易往来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鸦片贸易合法化	B.开放通商口岸
C.协定关税	D.获得最惠国待遇
解析:协定关税有利于降低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

文档大小:13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