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 立即下载
2024-11-03
约6.6千字
约7页
0
3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六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综合检测(六)
(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图示为陕北出土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农户生活的悠闲富足状态
B.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情况
C.边疆畜牧业迅速发展情形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状况
解析:选B。画像砖上的内容显示了耕作的场景,无法说明其悠闲富足,故A项错误;耕作的场景是古代农业的精耕细作的重要表现,故B项正确;画里虽有禽类,但不能说明是边疆地区,故C项错误;单一的耕作形式不能判断是否与大地主田庄有关,故D项错误。
2.1976年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了大量铜锄、铜刀、铜斧、铜镰、铜锤等工具,其年代鉴定为公元前16世纪前后,这一考古发现表明()
A.夏朝对甘肃地区的有效统治
B.商朝农业生产普遍使用铜器
C.西周手工业生产已分工细密
D.先秦时期已经使用铜制农具
解析:选D。仅凭铜器的出土尚不足以说明夏朝对甘肃地区的有效统治,且鉴定时间处于夏商交替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商朝农业生产普遍使用铜器,史实错误,且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夏商交替时间并非西周,故C项错误;据材料“出土了大量铜锄、铜刀、铜斧、铜镰、铜锤等工具”可知先秦时期已经使用铜制农具,故D项正确。
3.汉唐之间,民间将土地的占有者称为“豪强”或“兼并之徒”,然而宋代以后“则公然号为田主矣”。这种称谓的变化说明了()
A.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B.土地兼并得到认可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农民地位不断降低
解析:选B。土地私有制确立于战国,与材料“汉唐之间”不符,故A项错误;土地占有者的称谓由“豪强”或“兼并之徒”到“田主”表明土地兼并得到的土地被认可,故B项正确;土地占有者称谓的变化与小农经济的脆弱性没有联系,故C项错误;土地占有者称谓的变化与农民地位变化无关,故D项错误。
4.据《后汉书》记载: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孙叔敖主持在安徽寿春修建了芍陂,灌溉农田一万多顷,扩大了稻田。芍陂得以修建的背景是楚国()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B.水旱灾害较为严重
C.新式农具推广使用	D.经济实力最为强大
解析:选C。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始于战国,与材料中“春秋时期”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水旱灾害较为严重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春秋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铁农具使用并逐渐推广推动了水利事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楚国并不是经济实力最为强大的诸侯国,故D项错误。
5.据《宋会要食货》记载,北宋时仅长江流域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和两浙路每年上贡的丝绸达266万多匹,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二。这说明长江流域()
A.丝织技艺水平相对较高
B.民众丝纺织积极性较高
C.丝织品市场需求量较大
D.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
解析:选A。根据材料“仅长江流域的……每年上贡的丝绸达266万多匹,占据全国的三分之二”得出长江流域丝织技艺水平相对较高,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民众的积极性,故B项错误;上贡的丝绸数量与市场需求量无关,故C项错误;材料只提到“长江流域的成都府路,梓州路和两浙路”没有提到其他地区,不能得出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平衡,故D项错误。
6.北魏时期政府多次下诏,规定:“百工伎巧,驺卒子息,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这主要反映出()
A.政府注重保护传统的手工业技艺
B.世袭制有利于手工业技术传承
C.北魏政府严格限制私立学校发展
D.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
解析:选D。材料“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主要反映了政府注重对工匠的管控,而不是为了保护传统的手工业技艺,故A项错误;材料“当习其父兄所业,不听私立学校。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主要反映了政府注重对工匠的管控,而不是传承手工业技术,故B项错误;材料“不听私立学校”专指手工业技术学校,并不是针对所有的私立学校,故C项错误;据材料“违者师身死,主人门诛”可知,官府对工匠人身控制非常严格,故D项正确。
7.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使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这一变化()
A.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
B.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
C.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
解析:选D。春秋战国时期私商和私营手工业的兴起,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故A项错误;匠籍制度被打破,国家对手工业者的控制减弱,有利于私营手工业者的发展,与小农经济联系不大,故B项错误;私营手工业者的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故C项错误;匠籍制度被打破,国家对手工业者的控制减弱,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文档大小:3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