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课后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立即下载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学考过关练】 一、选择题 1.从15世纪开始,西班牙、英国、法国走向集权,成为欧洲最早一批“新君主国”。“新君主国”的本质内涵是() A.君主专制下的军政合一国家 B.教皇控制下的神权专制国家 C.议会主导下的中央集权国家 D.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 【答案】D【解析】“新君主国”是指王权专制下的统一民族国家,故D项正确。 2.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1530—1596年)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巩固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家权力至高无上,任何君主无权侵占别人的财产。该主张()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理想愿望 B.加强了法国的君主专制集权 C.反映了重商主义的发展需要 D.体现了民族国家至上的要求 【答案】D【解析】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主张“巩固统一的民族国家,国家权力至高无上”,体现了民族国家至上的要求,故D项正确。资产阶级主张民主,而博丹主张维护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该主张的实施效果,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重商主义思想,排除C项。 3.1516年,法兰西斯一世同罗马教皇利奥十世签订了《波伦亚条约》。根据这个条约,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1539年,法兰西斯一世下令要求国家法令使用法语,不得使用教会惯用的拉丁文。上述举措() A.引发了基督教改革运动 B.导致封君封臣制度进一步强化 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D.基本解决了王权与教权之争 【答案】C【解析】“国王有权任命教会的高级教职,有权向圣职界征税”有利于国家摆脱天主教会的束缚,形成民族国家,故C项正确。 4.马丁·路德反对罗马教廷,宣扬因信仰而得救。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纷纷建立其辖区的官方教会。这说明宗教改革() A.实现了民众宗教信仰的自由 B.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 C.有利于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 D.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 【答案】B【解析】材料“王公贵族为扩大自身政治权力,纷纷建立其辖区的官方教会”说明宗教改革扩大了世俗贵族权力,故B项正确。 5.16世纪英国的宗教改革之所以被称为一场强化王权的改革,主要依据是() A.自上而下保留天主教会的势力 B.规定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 C.规定《圣经》不是信仰的唯一标准 D.没收修道院的土地、房屋等财产 【答案】B【解析】《至尊法案》规定国王是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摆脱教皇的控制,体现出王权的强化,故B项正确。 6.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基础的是() A.《国际联盟盟约》 B.《联合国宪章》 C.《战争与和平法》 D.《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答案】C【解析】荷兰人格劳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战争与和平法》一书中提出君主应该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故C项正确。 7.19世纪末,欧洲国际法学家将世界上的国家划分为“文明”“半文明”和“野蛮”等不同类别,将国际法界定为“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这反映了() A.西方主导了国际体系 B.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不同文明间冲突加深 D.国际规则的逐步完善 【答案】A【解析】“文明国家之间的法律”体现出西方国家对自身的认识,西方国家对国际事务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主导了国际体系,故A项正确。 8.二战后成立的联合国吸取了国联的教训,在国联的基础上对联合国的组织机构进行了调整,使联合国具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与国联相比,联合国“具有一定的行动能力”主要是由于其确定() A.“全体一致”原则 B.“民族自决”原则 C.“大国一致”原则 D.“集体防御”原则 【答案】C【解析】1945年签订的《联合国宪章》确定了“大国一致”原则,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世界近代史上,西方国家认为进行战争是国家的正当权利。在此基础上,国际法的奠基人格劳秀斯主张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应该受到法律的约束,提出交战规则以及关于战俘待遇、武器使用、除了军事必要外财产不应受到损害等原则。这些原则后来被西方国家普遍接受。 ——摘编自杨和平著《20世纪:战争、和平与国际法》 材料二《国际联盟盟约》规定,国际联盟的宗旨是“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为此“各缔约国承担不从事战争的义务”。 ——摘编自于琳琦著《国际联盟的历程:现代国际组织问题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明格劳秀斯提出的各项原则有何积极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国际联盟盟约》所反映的对战争的态度有何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答案】(1)积极意义:使战争受到法律的约束,尽量减少战争所造成的危害。 (2)变化:对国家的战争权加以限制,通过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维持和平。 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了空前灾难,加深了人们对战争危

努力****承悦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