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中国法制史(3中国法治的发展期).ppt / 文档详情
中国法制史(3中国法治的发展期).ppt 立即下载
2024-11-15
约2.7千字
约72页
0
7.1M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法制史(3中国法治的发展期).ppt

中国法制史(3中国法治的发展期).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讲第一节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律制度一、成文法的公布
(一).春秋末期“铸刑鼎”事件

1.郑国、晋国分别“铸刑书”、“铸刑鼎”公布法律

2.“铸刑鼎”事件引起的论争

(二).各诸侯国公布的成文法

1.晋国的《被庐之法》、铸刑书

2.楚国的《仆区之法》和《茆门之法》

3.郑国子产铸刑鼎、邓析的竹刑

(三).公布成文法的意义

史料分析(1):史料分析(2):三.战国时期各国的法制变革(1).法律性质的转变
①.维护封建财产所有权
②.以封建等级制度取代奴隶制等级制度
③.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法律内容的变化
①.调整范围扩大,规定更加具体
②.赎刑适用扩大,徒刑和罚金代替肉刑

(3).司法组织及其活动
①.审判依据各自法律和习惯
②.改罪行擅断为依法审判,从秘密审判到公开司法李悝与《法经》(二).《法经》③具律即第六篇,相当于后世律典的“名例律”,有现代刑
法总则的意味。

2.《法经》的地位和作用

(1)《法经》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典的体例和基本原则,是
中国古代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封建法典,标志着中国的古代立法
技术已经走向成熟。

(2)《法经》将实体法(盗法、贼法、杂法)与程序法
(囚法、捕法)及总则(具法)大致进行了划分,是遵循客观
规律的一种体现,有利于法律指导司法活动。

(3)《法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整的封建
成文法典,它吸收了以前各个政权的立法经验,并为以后各个
朝代的律典奠定了基础,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商鞅与商鞅变法史料分析:1.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1)剥夺旧贵族特权
①废除奴隶制的“世卿世禄”
②.取消“刑不上大夫”的特权
③.奖励军功
(2)发展农业耕织
①奖励农耕:废井田、《垦草令》、《为田开阡陌令》
②奖励纺织
③加强赋税
(3)强化中央集权和基层控制
①推行郡县制
②基层连坐制
2.商鞅变法的影响第二节秦朝的法律制度秦代版图秦始皇嬴政李斯一.秦朝的立法概况(四).法律形式
1.律:国家正式制定颁布的成文法

2.令:针对一时之事而颁布的命令、政策

3.制/诏:以皇帝名义临时发布的命令

4.法律答问:官方作的法律疏释

5.廷行事:官府成例

6.式:格式、程式

7.课:考核规制

8.程:规章制度秦代的法律形式及效力史料分析(1):史料分析(2):史料分析(3):二.秦朝的刑事法律制度(二).罪名2.思想言论方面的犯罪3.侵犯人身权利方面的犯罪4.违反经济管理方面的犯罪5.官吏渎职方面的犯罪6.婚姻家庭方面的犯罪(三).刑种三.民事法律制度四.司法机关与诉讼制度(二).诉讼审判制度
1.起诉
(1)告诉方式(官吏纠举、自诉和捕告三类)
“公室告”与“非公室告”
(2)对诉权的限制(公室告强制告奸、非公室告不得告、禁止告人不实)
2.审理
(1)刑讯
(2)读鞫
(3)乞鞫

(三).监狱
(1)中央监狱狱官:司空
(2)地方监狱狱官:狱司空、狱吏第三节两汉的法律制度西汉版图一.法制指导思想的转变及立法汉初期的黄老思想缇萦上书救父史料分析:汉文景帝刑制改革萧何与曹参汉武帝董仲舒3.儒家正统法律思想对汉朝法制的影响
(1).对刑法原则的影响
①上请
②矜恤
③亲亲得相首匿

(2).对司法制度的影响
①春秋决狱(“引经决狱”、“经义断狱”)
②录囚
③秋冬行刑
④赦免

4.诸儒章句与汉代律学
(1).儒学的重兴与律章句(叔孙宣、郭令卿、马融、郑玄)
(2).汉代律学亲亲得相首匿的理论来源春秋决狱(二).两汉的主要立法
1.高祖:
(1).约法三章(刘邦)
(2).《九章律》(萧何,九篇)
(法经六篇+户律、兴律、厩律三篇)
(3).《傍章》(叔孙通,十八篇)

2.吕后:《二年律令》

3.武帝:
(1).《越宫律》(张汤,二十七篇)、《朝律》(赵禹,六篇)
(2).《见之故纵监临部主之法》针对地方官吏管理的法令
《沈命法》督责主管官吏缉捕盗贼而颁布的法令
《左官律》禁止官吏违犯规定私自到诸侯国任职的法令酷吏张汤(三).主要法律形式汉代法律形式及效力二.汉代法制的主要内容(二).汉代的主要罪名

1.危害皇权方面的犯罪(P.71—.P72)

(1).反(反叛国家)、谋反(预谋反叛)、降(投降敌国)

(2).犯跸罪(冲撞了皇帝出行时的仪仗或车骑)

(3).祝诅罪(祈求鬼神降灾皇帝)、巫蛊罪(以巫术加害皇帝)

(4).矫制(诏)罪(诈称皇帝诏书、诏令或篡改它们的行为)

(5).僭越罪、大不敬罪犯跸罪2.危害中央集权方面的犯罪(P.78—P.79)左官律酎金律3.危害统治秩序方面的犯罪(P.74—P.75)4.侵犯人身、财产权利方面的犯罪(P.72—P.74)复仇5.思想言论方面的犯罪(P.72)6.违反国家经济管理秩序方面的犯罪(P.75—P.7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国法制史(3中国法治的发展期)

文档大小:7.1M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