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其发展的研究Ξ.pdf 立即下载
2024-11-15
约1.6万字
约3页
0
1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其发展的研究Ξ.pdf

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其发展的研究Ξ.pdf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理科学PsychologicalScience2005,28(1):227-229227

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其发展的研究X

江琦张大均XX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重庆,400715)

摘要采用《中学生考试心理和行为问题症状自评量表》对重庆市573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在家庭压力感、自
卑、认知问题、强迫、怯场和自责上的平均分相对较高;各学生群体在考试心理问题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年级和学校类型的交
互作用上,表现在年级和性别之间。从发展的角度看,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各因素都呈现出大致相同的发展趋势,即:高中阶段
显著高于初中阶段;而各阶段内发展相对平稳。
关键词: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类型发展

(ATMP),量表包括56个题项,从理论上分为13种类型,包
1前言
括:人际敏感、焦虑、怯场、自责、家庭压力感、身体症状、动力
国内外对考试心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考试焦虑的问题、强迫、抑郁、自卑、精神病性、认知问题和神经症。问卷
测量研究[1,2];考试焦虑与人格特征、智力水平、家庭教育、学采用Likert5点量表,单选迫选形式,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
习方法、认知策略和学业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3,4];学生考试合分别给予1-5分的评定。
成败结果的归因研究[5,6];考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7]这四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效度,其编制和信效度检验已有另
个方面。文说明[8]。
综观国内外的研究,可以发现,关于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2.3统计方法
的研究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从研究领域看,单因素研究较采用Spss10.0forWindows2000统计软件包进行各种统
多,综合研究较少,相关研究较多,直接研究较少;从研究方法计处理。
看,采用理性思辩、心理测量法的研究多,采用实验法的研究
3结果与分析
少;从研究策略看,间接研究多,直接研究少,静态研究多,动
态研究少,定性描述多,定量分析少。3.1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状况
我们认为,考试心理问题是指个体在考试应激情境下,在为了考察被试在考试心理问题各因素的得分情况,对考
具体的考试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个体意识到或意识不到的主观试心理问题各因素的平均数和标准差进行统计,其结果见表
困惑状态及身心行为障碍。本研究根据此操作性定义编制中1。因为各因素所包含题项的数目各有不同,因此,表中的平
学生考试心理和行为问题症状自评量表,进而对中学生考试均数和标准差都是全体被试在各因素上所有项目的平均数和
心理问题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标准差,最高5分,最低1分,中点分2.5分。从表1可以看
出,男女生得分均以家庭压力感最高,自卑、认知问题次之,抑
2研究方法
郁最低。
2.1被试3.2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的方差分析
选择重庆市部分中学(一所重点中学和一所普通中学)初为了考察考试心理问题各因素在年级、性别、学校类型和
一到高三共573名学生作为测量对象,其中男生299名,女生家庭来源之间的差异性,对考试心理问题各因素在年级、性
274名,男女生比例在各年级内基本保持平衡。别、学校类型和家庭来源四个因素上的差异性进行多元方差
2.2材料分析,结果见表2。
采用自编《中学生考试心理和行为问题症状自评量表》
表1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各类型的平均数和标准差(n=573)
人际家庭身体动力精神认知考试心
因素焦虑怯场自责强迫抑郁自卑神经症
敏感压力感症状问题病性问题理问题
总体:M1.9981.8992.4092.3992.7791.7911.8562.4151.6422.4421.7392.4421.9852.124
SD.817.838.842.7091.009.788.656.888.862.913.752.793.699.581
男M2.0051.9132.3772.3662.8911.8091.8612.4221.7072.4431.7022.4152.0142.136
SD.775.809.824.693.978.771.632.939.876.887.725.745.671.527
女M1.9531.8602.4182.4292.6511.7531.8272.3711.5502.4121.7422.4411.9272.088
SD.835.861.865.7311.019.802.656.821.832.941.752.836.714.624
注“:3”表示p<0.05“,33”表示p<0.01“,333”表示p<0.001。(下同)


X本研究系张大均教授主持的2000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社会变革时期青少年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00BSH025)的
部分工作。
XX通讯作者:张大均。E-mail:zhangDJ@swnu.edu.cn

©1995-2005Tsin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中学生考试心理问题及其发展的研究Ξ

文档大小:1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