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考备考:提高作文思辨性的多元路径 在高考作文中,思辨性是展现考生思维深度和广度的关键要素,能够使文章脱颖而出。以下将结合2025深圳二模作文和2024高考作文,从语言、成语、思辨性名言、一分为二、主次、矛盾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等角度,探讨如何提高作文的思辨性。 2025深圳二模与2024高考作文题目回顾 2025深圳二模作文: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最好将“如果……就不妙了”的想法,转变为“即使……也没什么”。要求考生就这一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 2024高考作文:全国甲卷围绕“坦诚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展开,探讨人际交往中的相处之道;新课标Ⅰ卷以“答案与问题”为主题,思考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背景下,问题数量的变化及相关影响;新课标Ⅱ卷则由人类太空之旅引出“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的话题,引发考生对个人成长与探索未知的联想与思考。 从语言角度提升思辨性 精准用词,体现思维严谨性:在论述时,要注意使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观点,避免模糊和歧义。例如,在探讨2024新课标Ⅰ卷中关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对问题数量的影响时,不能简单地说问题“增多”或“减少”,而应该用“可能增多”“或许会减少”等词语,体现出观点的不确定性和思考的全面性。对于2025深圳二模作文,在阐述面对不确定性未来的态度转变时,像“如果我们能积极地将‘如果……就不妙了’的想法转变为‘即使……也没什么’,那么我们更有可能以平和的心态应对各种变化”,“积极地”“更有可能”等词语使表达更具分寸感,展现出思维的严谨。 运用关联词,构建逻辑关系:合理使用关联词可以清晰地呈现文章的逻辑结构,使思辨过程更加流畅。如“虽然互联网和人工智能能快速给出很多问题的答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问题就一定会越来越少,因为新的问题会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涌现”,使用“虽然……但……因为”这组关联词,将科技发展与问题数量变化之间的复杂关系清晰地展现出来。在写2025深圳二模作文时,也可以用“即使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我们也不能陷入焦虑,而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这样的表述,通过“即使……也……而……因为”等关联词,层层递进地阐述观点。 长短句结合,增强表达节奏:长句可以表达复杂、严谨的思想,短句则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长短句结合能够使文章在节奏上有张有弛,更好地传达思辨的过程。比如在论述2024新课标Ⅱ卷中关于抵达未知之境的内容时,可以这样写:“人类的太空之旅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每一次的探索都是对未知领域的勇敢涉足。‘嫦娥四号’揭开月背神秘面纱,‘天问一号’飞向遥远深空,这一个个壮举,是人类不断追求进步的体现。而我们每个人,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也同样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这或许是一次新的学习体验,或许是一场艰难的自我突破,又或许是一次勇敢的尝试。”长句详细阐述人类太空之旅的意义,短句则强调个人在人生中抵达未知之境的不同形式,使文章既有深刻的思考,又有灵动的节奏。 从成语角度提升思辨性 运用成语揭示本质:成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丰富的内涵,恰当使用成语可以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例如,在分析2024全国甲卷中人际交往中坦诚交流的重要性时,可以用“开诚布公”这个成语来强调真诚、坦率地交流,指出只有这样才能打破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实现“真正的相遇”。对于2025深圳二模作文中面对不确定性未来的态度,“处变不惊”这个成语可以很好地形容那种即使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也能保持镇定的心态,进而深入探讨这种心态对于应对未来的积极意义。 通过成语对比增强思辨:可以利用意思相反或相对的成语进行对比,突出观点的两面性,增强思辨效果。比如在讨论2024新课标Ⅰ卷中关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带来的影响时,用“浅尝辄止”形容人们可能因为轻易得到答案而不再深入思考,与“追根究底”形成对比,强调在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不能满足于表面的答案,而要保持深入探究问题的精神。在写2025深圳二模作文时,可以用“杞人忧天”和“泰然自若”来对比两种不同的面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态度,进而论述为什么要摒弃“杞人忧天”式的担忧,而选择“泰然自若”的心态。 借助成语进行因果分析:有些成语本身就包含着因果关系,运用这些成语可以使文章的因果分析更加简洁明了。例如在探讨2024新课标Ⅱ卷中人类不断抵达未知之境的原因时,“厚积薄发”这个成语就可以说明只有通过长期的知识积累和经验沉淀,才能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有所突破。对于2025深圳二模作文,在阐述将消极想法转变为积极想法的好处时,“水到渠成”这个成语可以形象地表达出当我们拥有积极的心态时,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就会像水流到了渠中一样自然顺畅,从而揭示出心态转变与良好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从思辨性名言角度提升思辨性 引用名言引出观点:在文章开头或段落开头引用合适的思辨性名言,可以巧妙地引出自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