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伊斯兰寺院建筑艺术源流初探(一).docx 立即下载
2024-11-24
约1.3千字
约2页
0
11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我国伊斯兰寺院建筑艺术源流初探(一).docx

我国伊斯兰寺院建筑艺术源流初探(一).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5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国伊斯兰寺院建筑艺术源流初探(一)
我国伊斯兰寺院建筑艺术源流初探(一)
伊斯兰教是全球第二大宗教,也是中国五大宗教之一,其寺院建筑艺术在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隋唐时期。随着伊斯兰教的传播和发展,中国的伊斯兰寺院建筑也在逐渐发展完善起来,充分展现了伊斯兰文化艺术的魅力和特点。本文将从历史发展、建筑特点、装修艺术等方面来初步探讨我国伊斯兰寺院建筑艺术的源流。
一、历史发展
伊斯兰教传入我国早在唐朝,随着唐朝和阿拉伯的贸易往来,伊斯兰教渐渐传播到了中国。伊斯兰教早期在中国的传播主要是通过商人和外交官等途径,进入中国的基本上是阿拉伯和波斯的商人、学者和宗教家。在唐朝首都长安就有了中国第一座清真寺——蕃寺。这座寺舍在现在的陕西省西安市延安路一带。唐代还建有相对规模较大的清真寺,如建于公元742年的“东洋伊斯兰教礼拜寺”(即新平民寺)等,为中国伊斯兰寺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奠基性的基础。
宋朝时期,伊斯兰教与中国的文化和艺术相结合,产生了更多具有中国文化和艺术特点的伊斯兰寺院建筑。与宋代文化融合的最重要建筑便是大同至邻水一带的名寺——宣教寺和汉州至扶风一带的波斯寺。宣教寺内的明清形制建筑中央厢房前院全是中国风格的建筑,唯有东、西附楼才依旧保留着古代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风格。
清代到20世纪初,中国伊斯兰教逐步形成东、南、西、华北四大教派。由于各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及历史背景和民族特点有差异,建造的清真寺也展现出多样化的建筑风格和特点。其中南方“海南教派”清真寺,具有强烈的华南风格,钢筋水泥结构并辅以省内建筑新材料,加上华南特有的喜气洋洋的五颜六色结构,使之更具地域特色。
二、建筑特点
中式伊斯兰寺是伊斯兰教建筑中的一种特殊形态,它保留了我国传统建筑的内插屋顶、搭舍式木结构、木雕、瓦片等元素和伊斯兰教建筑的豪华、典雅、朴素的特色,代表了中华文化与伊斯兰教文化相融合的独特魅力。在建筑材料、房屋布局和建筑风格等方面,中式伊斯兰寺具有较强的区域特色,表现出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
中式伊斯兰寺采用的木质结构和瓦砾、黄泥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和气象适应性,不仅给周围环境带来美的享受和良好的自然调节效果,而且在空气流通、隔音保温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伊斯兰教寺院的建筑风格华丽、朴素二种风格并存,设有穆斯林教徒任督二脉的大型寺院建筑,既稳重典雅又大气磅礴。它们以穿透中央的涡轮为中心,由四大面楼组成的、殿式的建筑手法丰富华丽,托起气势恢宏的整体气质。这种风格散发着深沉、稳重的神秘气息,气势磅礴,同时更体现了伊斯兰教建筑风格的朴素。
三、装修艺术
伊斯兰宗教寺院的拱门、钩形弧、马蹄形拱等多种装饰手法表达出来的都是伊斯兰教文化的精髓。在建筑装修方面,墙面的装饰广为运用,如用砂土、灰泥、漆料等材料涂抹墙体,拼贴花瓶、花盆等,使墙面上的工艺品变得五颜六色、富有异域风情。而地面则以华丽的马赛克地毯瓷片铺装,呈现出鲜明的地中海风格。
综上所述,我国伊斯兰寺院建筑艺术的源流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随着历史的变迁和发展,它呈现出了多样化和地域特色。今天,它仍然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体现出了中外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精髓。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我国伊斯兰寺院建筑艺术源流初探(一)

文档大小:11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