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冯骥才《四十八样》阅读答案.docx / 文档详情
冯骥才《四十八样》阅读答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2-05
约2.4千字
约5页
0
1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冯骥才《四十八样》阅读答案.docx

冯骥才《四十八样》阅读答案.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冯骥才《四十八样》阅读答案
四十八样
冯骥才
天津人灵,把药材弄到糖里,好吃又治病,这糖叫作药糖。
药糖在清末民初时流行起来,传到北京,广受欢迎。买卖二字,一因一果,有人吃就有人做,有人买就有人卖。于是,津京两地冒出了不少能人干这事,一是想出法来把各种草药弄进糖里,各色各味好看好吃的药糖愈来愈多;一是在“卖”上边想尽花活,或用说功唱功,或使江湖杂艺,为的是招人迎人取悦于人,叫人高高兴兴掏钱把药糖撂到嘴里。
天津是市井,百姓心里边就是生活——吃喝玩乐,好吃好喝好玩和有乐子的事都喜欢,还爱看绝活,这卖药糖的本事就五花八门了。①有说段子的,有说快板的,有变戏法的,有献演武功杂耍车技打弹弓子的,连吆喝起来都有腔有调一套一套的。
鼓楼前有个卖药糖的叫俞六,宝坻县人,脑瓜好使,两只手特别能干。②他和别人不一样,他的功夫不在“卖”上,都在“糖”里边。他在家门口摆摊卖药糖,不说不唱不吆喝,可是他的糖好——色艳,味厚,有模有样,味道各异;不单有各种药材,还把好吃的蔬果也掺和进去。可是做买卖单靠真材实料不行,还得会卖。虽说他的药糖样儿最多,最全,总共四十八样,可是只摆在自家门口,这城里城外能有几个人知道?
他的一个街坊刘二爷是位老到的人,读过书没当过官,做买卖赚点钱,早早收手在家坐享清福。一天他碰到俞六便说:“你会做糖却不会卖糖。你不能总守在家门口摆摊呀。”
俞六说:“我也想走街串巷,可我嘴笨,说说唱唱全不会,也没别的功夫招人喜欢。”
刘二爷说:“人家有的,你未必再有,学人家就不是绝活了。你不是本地人不知道,天津人认绝活,服绝活。”
俞六说:“可这绝活哪儿找去?”
刘二爷说:“没处找。绝活一是琢磨出来的,一是练出来的。”
“咋学咋练?”俞六还没全明白。
刘二爷笑道:“要我说,琢磨你就得琢磨使嘛新鲜玩意儿把你这四十八样亮出来;练——你就得琢磨使嘛法子招人来买。比方,你能不能不使镊子,天津卫卖药糖的手里全捏着这么个东西。”
俞六不是木头疙瘩。这两句话点石成金。没多久,俞六把刘二爷请到家喝杯茶,吃几块药糖,然后领刘二爷到后院一看,刘二爷立马眼前一亮。院中间放一个挑儿,一根扁担,两个桶柜,柜子上是一圈放药糖的小方盒,每个盒里一种糖。盒上边有个盖儿,带合页,可以掀;这一圈小盒总共二十四个,两个桶柜正好四十八样。
桶柜的捯饬前所未见。提梁上边各雕一个龙头,龙面相向,瞪眼龇牙,横梁正中一个锃亮的金珠,这叫二龙戏珠。龙头上还伸出两根弹簧,拴着红绒球,为的是挑起来一走,绒球就随着脚步一颠一颤。不知俞六从哪儿请来一位好漆工,把桶柜漆得油黑锃亮,上边使金漆写着“俞家药糖,四十八样”八个大字。每个糖盒的玻璃盖上还全用红漆写上糖名,玻璃盖下的药糖五颜六色。这样的药糖柜在街上一晃,保管全震!刘二爷看得高兴,③夸赞道:“好赛从宫里挑出来的。”
跟着俞六演了一手“卖糖”把式。他左手拿个纸兜,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个小铜勺——他可真不用镊子了。上去,绕着两个桶柜各转一圈,顺手用右手的无名指一挑盒盖,小铜勺就从盒里舀出一块糖到纸兜里;挑盒盖麻利无比,舀药糖灵巧至极,比得上变戏法的“快手刘”的小碗扣球。单看这“卖法”,不吃糖,花点钱也值了。
......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俞六的“药糖”真材实料但生意不好,刘二爷凭借自己的经验给俞六指明了方向,从而推动了俞六的成长。
B.小说两次提到买俞六的糖花钱值,这不仅突出了俞六药糖的物美价廉,也体现了天津人“玩”之极致。
C.虽然俞六的绝活不够“绝”,但在刘二爷帮编了几句嘎话之后,没人再敢模仿,这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俞六的绝活。
D.小说的结尾既有手艺绝活无法传承的遗憾,也体现了俞六药糖在百姓中的影响,具有曲终人不散的效果。
7.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句子①运用列举,凸显了卖药糖绝活之多,展现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市井文化。B.句子②点出了俞六药糖的与众不同,也直接引出了后文关于俞六如何“卖”药糖的情节。C.句子③不仅突出了俞六桶柜的精致,也体现了读过书、做过买卖的刘二爷见多识广。
D.句子④连用短语,突出了俞六走街串巷卖药糖的范围之广,也体现了独特的时代背景。
8.俞六在卖药糖的过程中有“变”,也有“不变”,这体现了他怎样的优秀品质?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4分)
9.本文选自冯骥才的小说集《俗世奇人》,其语言表达富有特色。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6.B分析:B项对应文章中的"单看这'卖法',不吃糖,花点钱也值了""这一改,走八字,两手换'活儿',把式出了花样,别忘了﹣﹣还能吃到他俞六四十八样色鲜味正的药糖呢!这点钱谁不想花?"。第一处说的是俞六卖法独特灵巧,值得花钱,突出的是卖法之巧;第二处不仅强调了卖糖把式之妙,也强调了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冯骥才《四十八样》阅读答案

文档大小:1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