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老师如何面对心理危机--干预篇.docx 立即下载
2025-02-06
约3.8千字
约8页
0
1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心理老师如何面对心理危机--干预篇.docx

心理老师如何面对心理危机--干预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理老师如何面对心理危机--干预篇
在当今社会的快节奏与高压力之下,学生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挑战。学生心理危机问题日益凸显,它如同一团阴霾,悄然笼罩在校园的上空,不仅给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带来巨大阻碍,更牵动着无数家庭的心,也对学校教育工作提出了严峻考验。
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呈逐渐上升趋势,心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这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应对学生心理危机。
一、学生心理危机之洞察
学生心理危机,绝非简单的情绪低落或一时的行为偏差,而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其身心健康的平衡状态被彻底打破。
在这种状态下,学生的思维陷入混乱,犹如失去航向的船只;情绪情感如汹涌的波涛,剧烈起伏且难以自控;行为功能严重失调,仿佛身体不再受大脑的指挥。他们深陷于强烈的痛苦之中,犹如置身于黑暗的深渊,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往日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变得陌生而压抑,正常的人际交往也成为了难以跨越的鸿沟。
其行为表现更是令人痛心,可能会出现自我伤害的行为,如用刀片割破手腕、用尖锐物品划伤手臂、用头撞击墙壁等,这些行为如同在自己的身体上刻下痛苦的印记;甚至可能产生自杀的念头并付诸行动,或者心怀伤害他人的想法、精心策划可怕的计划,乃至实施实际的攻击行为,这不仅给自己的生命安全画上了问号,也给他人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二、心理老师危机干预六步曲
(一)确定问题:
心理老师在面对心理危机的学生时,第一步便是如同侦探一般,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运用倾听、共情、理解等专业技术,去探索和定义问题的本质。
这要求老师不仅要敏锐地捕捉学生言语中透露的信息,更要细心观察其非言语信息。比如,学生在讲述时抓头发,可能暗示着内心的焦虑与纠结;手臂上若隐若现的划痕,像是无声地诉说着内心的痛苦挣扎;身体微微发抖,则可能是恐惧或不安在身体上的表现。
同时,如果条件允许,心理老师应及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全面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表现、人际关系状况,以及在家中的家庭氛围、亲子互动模式等,从而构建起一个完整的学生心理画像,为后续的干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保证安全:
此阶段堪称危机干预的核心堡垒,其首要且最为重要的目标便是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
心理老师需运用开放式提问、量化问句等专业手段,全面评估学生所处环境的危险性以及当前心理状态的危机程度。
例如,老师要直截了当地询问学生是否有自杀的念头,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必须进一步追问是否已经有了详细的自杀计划,包括具体的时间、地点、方式等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并排除危险信号,为学生的生命安全撑起一把坚固的保护伞。
(三)提供支持:
在这个关键阶段,心理老师要化身温暖的港湾,通过共情、理解、倾听、无条件积极关注、接纳等技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可靠的、是能够理解他们此刻内心深处痛苦与迷茫的。
老师要用温和的目光、耐心的倾听和恰到好处的回应,让学生内心的坚冰开始融化,产生倾诉的强烈欲望。因为,当学生愿意倾诉时,疗愈的种子便已悄然种下。
需要注意的是,此时老师不宜急于对学生的某些想法、信念进行强行干预,否则很可能会让学生误以为老师站在了他们的对立面,从而导致沟通的大门瞬间关闭,甚至可能会让学生重新陷入应激状态,使危机进一步恶化。
(四)寻找替代方法:
心理老师要成为学生黑暗中的引路人,引导他们发现自我伤害行为的替代方案。
如果学生是主动求助的,老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帮助他们挖掘自身的资源宝藏,这些资源可以是亲密的人际支持网络,如挚友的陪伴、亲人的关爱;可以是家庭中温暖的回忆和力量源泉;可以是生命中重要他人的鼓励与信任;也可以是尚未完成的目标所带来的动力与憧憬。
哪怕只是找到一两个最有用、最有效、最深刻的资源,都可能成为学生走出困境的关键转折点。
(五)制定计划:
心理老师应深知,口头上的计划如同空中楼阁,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因此,在帮助学生寻找替代方法的过程中,当学生看到自身周边的资源并情绪和状态逐渐趋于稳定时,老师要趁热打铁,与学生共同绘制一幅具有高度可行性的短期计划蓝图。
这个计划要明确确定后续的行动步骤,如每天具体要做哪些事情来改善心理状态;制定详细的每日计划,让学生的生活有规律、有目标;还要提前预想遇到困难时的应对策略,以及遭遇类似应激事件时的处理方法。
就如同按照SFBT(短焦)的理念所说,精心构建未来的计划能够为学生带来希望的曙光。当学生亲手写下未来的行动计划时,他们便已经踏上了自我改变的征程。
(六)获得承诺:
最后一步,心理老师要与学生并肩同行,一同仔细检查行动计划的每一个细节,确保其具有切实的可实施性。
这是因为,只有让学生自己从内心深处做出承诺,愿意按照计划坚定地采取行动,才能真正将计划转化为实际的改变。如果计划缺乏可行性,那么学生付诸行动的可能性将大打折扣,更可怕的是,在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心理老师如何面对心理危机--干预篇

文档大小:1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