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册知识清单(2025春季学期).docx 立即下载
2025-02-22
约2.1万字
约46页
0
47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册知识清单(2025春季学期).docx

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册知识清单(2025春季学期).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册知识清单(2025春季学期)
HYPERLINK"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AwNDMyMzgwNg==&mid=2651607217&idx=1&sn=13e23db031cb6ef616d32457c47a86cc&scene=21"\l"wechat_redirect"\t"https://mp.weixin.qq.com/_blank"高中政治必修3《政治与法治》全册知识点(2025年春最新版)

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哲学基本理论)
1、哲学的产生(P3)
①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②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P5)
哲学世界观区别含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形成哲学家研究的结果,不是人人都有自发形成的,人人都有特点系统化、理论化零散的、不自觉的联系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②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最高表现。
③哲学和世界观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3、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P5-P6)
世界观方法论区别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联系①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②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4、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P6-P7)
哲学具体科学区别研究对象整个世界某一具体领域揭示的规律揭示整个世界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作用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体方法指导联系①哲学对具体科学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②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
③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④哲学与具体科学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5、★哲学的基本问题(P8)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10-P11)
(1)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
①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②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3)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某一种或某几种具体的物质形态,如水、气、火、土等把自然科学中不可再分的、最小的物质结构如原子看作世界的本原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合理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朴素性和直观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的物质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的思想武器局限性把物质混同于物质的具体形态,带有明显的朴素和直观色彩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代表人物及其观点①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
②荀子: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④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
⑤赫拉克利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⑥泰勒斯:水是万物的始基。
⑦王充: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①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
②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③伽森狄:物质是按一定次序结合的,不可分、不可灭的原子的总和。
④霍尔巴赫:原子是世界的本原。略(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
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含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理解为世界的本原,认为客观事物乃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代表人物及其观点①孟子:万物皆备于我。
②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③王阳明: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心即是天;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④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⑤笛卡尔:我思故我在。
⑥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⑦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必修4《哲学与文化》全册知识清单(2025春季学期)

文档大小:47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