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中的古文.docx 立即下载
2025-03-08
约3.9千字
约10页
0
2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七下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中的古文.docx

七下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中的古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下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中的古文
第一单元珍惜青春时光
1.“初生牛犊不怕虎”P5
【解读】刚生下的小牛犊不怕老虎,因为不知道老虎的厉害。一般用来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第二单元焕发青春活力
1.自尊者,则人尊之;自贵者,则人贵之。P26
【解读】那些自尊自爱的人,别人也会尊重他;那些自视珍贵的人,别人也会珍视他。强调了自尊自爱的重要性。
2.“行己有耻”P28
【解读】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
3.知耻是由内心以生,闻过是得之于外。人须知耻,方能过而改,故耻为重。P28
【解读】人对于羞耻的认识和感知是从内心深处产生的,对于自身过错的听闻和了解则是通过外部途径获得的,比如他人的指正、批评等。一个人只有明白羞耻的含义,才会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去改正,因此,知耻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P29
【解读】有缺点错误就改正,没有就用以自勉。多用于对待别人提出批评时所持的态度。
5.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P44
【解读】自然界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地,君子处事,应像天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永不停息。
第三单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P50
【解读】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它强调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追求卓越的态度。
2.春生夏长,秋收冬藏。P50
【解读】春天萌生,夏天滋长,秋天收获,冬天储藏。比喻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
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P50
【解读】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显的,如果要想认识事物的根本或道理的本质,就得用自己亲身的实践,去探索发现。
4.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P50
【解读】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表达了诗人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之意。
5.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P51
【解读】我与天地万物共同存在,统一于大自然之中。强调要尊重、顺应大自然运行规律,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
6.“道法自然”P51
【解读】大道以自己本来的样子为法则。强调万物应当顺应其内在的自然规律而发展,不要人为地强加干涉。
7.“天人合一”P51
【解读】人与自然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强调人类应当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P52
【解读】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地发展。
9.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P53
【解读】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而让人民获得利益是其根本。体现“民本”思想。
10.民惟邦本,本固邦宁。P54
【解读】人民是国家的根基,只有根基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体现“民本”思想。
11.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P55
【解读】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做成事)。
12.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P55
【解读】以诚信待人,本来不相信的会相信;以虚伪待人,本来相信的也会不相信了。
13.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P55
【解读】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具有,那么我就只好舍弃鱼而选取熊掌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都具有,那么我就只好牺牲生命而选取道义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我所厌恶的还有超过死亡的事,因此有的灾祸我也不躲避。强调舍生取义、坚守正道。
14.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P55
【解读】孔子教导人们要成就仁爱,孟子强调要追求道义,只有当道义完全实现时,仁爱才算真正达到。我们研读圣贤的书籍,究竟是为了学习什么呢?从今往后,或许可以无愧于心了。文天祥在受刑前写下绝笔自赞,表达了对“仁”与“义”的坚守。
15.“君子义以为上”P56
【解读】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
16.“见利思义”P56
【解读】看见钱财利益,要想到道义,形容廉洁自守。
17.“义然后取”P56
【解读】正当的、该取的时候才取。
18.物之不齐,物之情也。P56
【解读】物品千差万别,这是客观情形,自然规律。
19.和实生物,同则不继。P56
【解读】只有使不同变得和谐才能生成万物,盲目同一就不能后继发展。强调了多样性在事物发展中的重要性。
20.“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七下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中的古文

文档大小:2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