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以山水为镜,照见文言课堂的诗意生长--观余映潮《答谢中书书》课堂实录有感 以山水为镜,照见文言课堂的诗意生长 课堂实录: 一、课堂导入:山水诗境共鸣 师:(展示山水画与诗句)同学们,李白曾写“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苏轼说“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若用一幅画或一句诗概括《答谢中书书》,你们会如何选择? 生1:我想用“青山绿水”来概括,因为文中写了高山、清流、翠竹,颜色特别丰富。 生2:我觉得是“动静结合”,比如“猿鸟乱鸣”和“沉鳞竞跃”让画面活了起来。 师:说得很好!陶弘景笔下的山水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是心灵的寄托。今天,我们便通过诵读与品析,走进这篇“山水小品文之王”。 二、背景简介,知人论世。 师:陶弘景为何被称为“山中宰相”?谁能结合背景谈谈? 生3:他隐居山林,但皇帝常向他请教国事,所以得此称号。 师:没错。南北朝政局动荡,陶弘景选择隐居,却未忘家国。他曾在诗中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这与他文中“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的感叹有何关联? 生4:都表达了他对山水之美的珍惜,以及知音难觅的孤独。 师:精准!隐逸者的山水,既是避世之所,亦是精神归宿。 三、朗读指导,音韵之美。 师:(范读首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注意四字句的节奏,二字一顿,如“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学生跟读) 生5:老师,“未复有能与其奇者”该怎么停顿? 师:问得好!可读作“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强调“无人能比”的感慨。来,配乐齐读一遍,感受音韵的和谐。 (学生配乐朗读,师点评:“‘沉鳞竞跃’的‘竞’字可重读,突出鱼儿争相跳跃的生机!”) 四、文本细读,技法探究。 师:文中如何通过视角变化描绘山水?小组讨论后分享。 组1:先仰视“高峰入云”,再俯看“清流见底”,最后平视“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像电影镜头一样切换! 师:精彩!这正是“移步换景”的妙用。再看“晓雾将歇”与“夕日欲颓”,时间变化带来怎样的意境? 生6:早晨的雾气和傍晚的落日,让画面有了动态美,仿佛一整天都沉浸在山水里。 师:补充一点——“猿鸟乱鸣”以声衬静,“沉鳞竞跃”以动写静,这是古典文学中“以动破静”的手法。 五、哲理升华:隐逸情怀 师:陶弘景说“实是欲界之仙都”,为何称人间为“仙都”? 生7:因为这里的山水纯净,没有尘世的纷扰,像仙境一样。 师:更深一层看,“欲界”本是佛教术语,指充满欲望的俗世。作者却说山水可成“仙都”,这反映了他怎样的追求? 生8:他想在现实中寻找超脱,用自然之美净化心灵。 师:正是!这种“隐于山水”的智慧,与谢灵运“山水以形媚道”的思想一脉相承。 六、拓展迁移,古今对话。 师:若陶弘景穿越至今,他会如何发朋友圈描绘山水?试试用四字句仿写。 生9:“春樱漫野,粉雪覆枝。游人如织,独坐观心。” 师:颇有雅趣!课后可尝试将仿写内容设计成“山水明信片” 教学特点: 1.诵读浸润。通过配乐朗读、节奏划分,凸显文言文音韵美。 2.对比深化。关联《记承天寺夜游》,引导学生比较苏轼与陶弘景的“月下”与“山水”之境。 3.创意表达。设计“朋友圈文案”“明信片”等任务,贴近学生生活 推荐理由 走进余映潮老师的课堂,就如同踏入了一个充满智慧与活力的语文世界。学生们专注的眼神、热烈的讨论,以及余老师那从容不迫的引导,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教学画卷。《答谢中书书》这堂课,更是让我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与深度。 一、文言课堂的“三重回归” 余老师的课堂让我重新理解了文言文教学的“返璞归真”。 首先是回归语言本真。当学生用“二字一顿”的节奏诵读“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时,四字骈句的韵律不再是被解剖的标本,而是流淌的音符。教师没有急于翻译字词,而是让音韵先于释义浸润学生的心灵,这种“先感后析”的策略,让文言文褪去了“古板”的标签,重现了语言的本真之美。 其次,回归思维的纵深。面对“为何称人间为仙都”的提问,余老师并未止步于“山水美景”的浅层答案,而是以佛教“欲界”概念为桥梁,引导学生触摸陶弘景“以自然对抗世俗”的精神追求。这种从“文字”到“文化”再到“文心”的追问路径,展现了文言课堂应有的思辨深度。 最后,回归生命的对话。当学生模仿陶弘景口吻写下“春樱漫野,粉雪覆枝”的仿写句时,千年前的山水小品不再是冰冷的考点,而成为与青春对话的媒介。这份古今共鸣,恰恰是文言文教学最珍贵的传承。 二、在“留白”处唤醒主体意识 课堂中最触动我的,是教师对“教学留白”的精准把控。 开篇“用一句诗概括文章”的提问,实为精心设计的认知缺口,用知识留白激发探究。学生从“青山绿水”到“动静结合”的回答进阶,恰是自主建构文本认知的过程。教师不做“填鸭式”灌输,而是以问题为引,让学生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配乐朗读环节,余老师仅以“竞”字重读的示范点化情感,用情感留白孕育出共鸣,余韵皆交由学生体悟。这
Ta的资源

赵灵芝《山路》阅读答案及解析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活动设计:修复爱的联结--以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缓解初中生亲子冲突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教师上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时可以带学生做的事:读案例学法律知识

阿来《杜鹃声中访米仓》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5届江西省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考前押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襄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