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以任务为载体,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阅读综合实践”教学为例(附教学设计) 我们身边的大多数语文课堂的现状是,学生缺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老师在课堂上也往往讲解过多。经常听到同事抱怨,“一个问题下去,学生就跟死了一样,拉都拉不动。” 然后就是有一次听课的时候就发现,当我们组织活动的时候,学生就像活过来了。一开始的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和回答问题的模式。当我们说,“下面小组讨论一下”。学生本来一个个都是雕像,然后忽然就好像解锁了,“春天到了,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就差去放风筝了。 所以我们领导常说,一定要想办法让课堂动起来。 不动起来的课堂,往往是一个单向的课堂,我们老师在上面夸夸其谈,学生在下面一动不动,就像闻一多笔下的一潭死水。这是缺少生命力的课堂。 接着就要说到“以任务为载体”。课堂以任务为载体,其实就意味着我们的课堂模式在发生改变。 以任务为载体,理想的状态是师生共建任务,用任务来驱动我们的课堂。我们做不到任务驱动,但也可以“任务驱使”。——哪怕是任务驱使,都比单纯的教师讲解的课堂,更加有活力。 所以我们就要去研究怎么以任务作为载体来驱动学生。 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任务”,不能等同于教师上课的“提问”。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单一的,只需要知识记忆和复现的一个过程。但是任务驱动的话,相当于让学生去做事,在做事中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能让学生更加有创造力。学生就不是“小镇做题家”了,而是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同时“以任务作为载体”,这里的任务呢,它最终需要的,也不是一个标准答案,而是一个属于学生自己的作品。就像我们开一个微信公众号去去产出自己的文章或者视频一样,学生也可以通过任务,产出具有自己创造性的个体化理解的作品。这就不再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唯标准答案是从的二元化思维模式,培养的也不再是奴才化的,朝主子贴近的人,而是能独立思考,拥有个体生命体验的人。 还要注意,“以任务作为载体”,它的指向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我们的传统课堂是知识存储为导向的课堂,而“以任务作为载体”的课堂,是知识转化为导向的课堂。这里面隐含了一个什么逻辑呢?就是学的东西要变现,要学以致用,最终要转化为实践能力。 这样来反观我们的目前的语文教学,的确问题很大。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人工智能已经迅速崛起,新一轮的产业革命即将到来,我觉得我们除了要争取活的时间长一点,还要想办法以任务为载体改进我们的教学。 下面我就以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阅读综合实践的教学为例子,谈谈我对“以任务为载体”的理解。 首先是对阅读综合实践的一个理解。七年级新教材每个单元后面增加了这样一个板块,目的是总分总,学完课文之后能够有一个总的知识框架、能力框架等的梳理和指向生活实践的构建。这个板块的作用是让学生在学习完课文后,能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结构,提升综合能力。 如果说一个单元是一幢大楼的话,“阅读综合实践”这个板块不仅是大楼施工建造的“图纸”,更像是一个“实践平台”或“创新实验室”,目的帮助学生运用各种工具,把学到的知识真正用起来,变成自己的能力。 我们看书上22页的阅读综合实践的三个提示性文字,其实就是指向三个综合性的任务设计。 我灵机一动,就像白雪公主问魔镜一样,借助deepseek进行了灵魂发问: 请问你,我能这样理解吗? 课文上三段文字,其实就指向三个综合性的任务设计。 l第一个任务的情境是学校要设置一条杰出人物长廊,要求你就地选材,从第一单元的课文中选取一个杰出人物,筛选概括他的事迹精神品质,还要配图。 l第二个任务是去比较,也是通过第一单元的课文,去比较写人的各种不同的方法。学生如果能够将这些方法沉淀下来,他写人的文章就不会那么千篇一律,没有方法。 l第三个任务指向遣词造句。这其实是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学生作文里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不会将长的句子拆分成短的句子。往往通篇都是长句子。如果能够灵活的长短句相结合,学生的文采会上一个大的台阶。 deepseek回答我说: 你的理解非常到位!这三段文字确实指向三个综合性的任务设计,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训练重点,分别指向不同的语文核心素养。我们可以进一步拆解和分析这些任务的设计意图和实施要点: 【课文原文】 “学校计划在教学楼设置一条杰出人物长廊,需要给每个人物准备一张图片和一段不超过百字的介绍。选定本单元的一位人物,以课文为基础,搜集相关资料,丰富对人物的认识,然后为他配一段介绍文字。可以是总结概括式的介绍,也可以截取人物的一段有代表性的话或他人的一段评价。” 【任务化表述】 任务一:杰出人物长廊设计 设计意图: 1.情境真实性:学校设置杰出人物长廊,任务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参与兴趣。 2.信息整合能力:要求学生从课文中筛选、概括人物事迹和精神品质,训练信息提取和概括能力。 3.跨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