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 / 文档详情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 立即下载
2025-03-17
约4.7千字
约11页
0
17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训练.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训练
【专项练习】
1、阅读,完成练习。
孟母三迁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徒居学宫旁;孟子乃嬉戏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1)根据文章,写写孟母的迁居地,以及迁居和定居的原因。
迁居地
迁居或定居原因
第一迁
近墓地
①
第二迁
②
常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第三迁
学宫旁
③
(2)由此可见,孟子的母亲认为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正如古语所云:“__”。
2、文言文阅读。
子罕弗受玉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玉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1)“若以与我”中“若”的解释是(       )。
A.好像    B.如果  C.你    D.你们
(2)“子罕弗受玉”的原因是(     )。
A.子罕认为玉的来路不明。 
B.子罕不认识献玉的人,无功不受禄。
C.子罕认为那块玉不值钱。 
D.子罕以不贪财为宝。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若以与我,皆丧宝也。
②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玉也,故敢献之。
(4)从这一短文中,可看出子罕怎样的性格特征?
3、阅读理解。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度”字。
①先自度其足:
②吾忘持度:
(2)探究:文中“之”共出现五次,请说说“之”在下列句子中是什么意思。
①而置之其坐:         
②至之市:
③而忘操之:
④反归取之:
4、阅读理解。
富人之子
齐有富人,家累千金。其二子甚愚,其父又不教之。一日,艾子谓其父曰:“君之子虽美,而不通世务,他日曷①能克②其家?”父怒曰:“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岂有不通世务者耶?”艾子曰:“不须试之他,但问君之子,所食者米,从何来?若知之,吾当妄言③之罪。”父遂呼其子问之。其子嘻然笑曰:“吾岂不知此也?每以布囊取来。”其父愀然改容④曰:“子之愚甚也!彼米不是田中来?”艾子曰:“非其父不生其子。”
[注释] ①曷:何,怎能。 ②克:胜任图。 ③妄言:乱说,造谣。 ④愀然改容:神色变得严肃。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吾之子敏而且恃多能。
(2)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的父亲与儿子各认为米是从哪来的。
5、文言文阅读。
李惠断案
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重担息树阴。少时,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①背之物。惠②问众人日:“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众人咸无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 ①藉(jiè):垫,衬。 ②惠:即李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同释重担息树阴:
②置羊皮:
③使争者视之:
④负薪者:
(2)用“/”为下列句子划分节奏(画两处)。
惠 令 人 置 羊 皮 席 上 以 杖 击 之 见 少 盐 屑
(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负薪者(……的人)   
B.以杖击(用)   
C.各言藉背之物(的)   
D.使争者视之(盐)
(4)李惠用什么方法找到了羊皮的主人?(用自己的话概括)
6、文言文阅读。
终身食鱼
西汉 刘向
昔者,有馈①鱼于郑相者②,郑相不受。或③谓郑相曰:“子嗜④(shì)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⑤不受鱼,受鱼失禄⑥,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 
[注释] ①馈:赠,或以食物送人。②郑相:郑国的宰相。③或:有的人。④嗜:喜欢或特殊的爱好。⑤故:所以。 ⑥禄:指古代官吏的薪金。
(1)这则文言文的主要人物是。
(2)写出下列句子的句意。
①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 
句意:
②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
句意:
(3)读完这则文言文,你从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1)①孟子常嬉为墓间之事    
②集市旁    
③孟子嬉戏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
(2)环境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解析】译文: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闹市处,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校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提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题(1)考查学生文本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从文中“常嬉为墓间之事”“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街卖之事”“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训练

文档大小:17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