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课标视角下如何用史料建构学生的历史叙述与解释 作为培根铸魂的基础性科目,中学历史课程所蕴含的历史观、价值观至关重要。《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都明确指出,历史学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叙述和阐释人类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学科。历史课程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对人类历史发展进行科学的阐释,将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判断融入对历史的叙述和评判中。历史课程内容以历史叙述与解释为主要呈现方式。历史叙述是对客观历史事实的叙述,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从落实核心素养的角度看,如何以史料为依据,将课程标准层面的历史叙述与解释,有效转化为教学实施层面的、能为学生理解或践行的历史叙述与解释,尤须值得关注。 史料之于历史认识,不可或缺,但如何形成素养导向的、学生的历史叙述与解释,需要历史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引申言之,史料参与学生的历史叙述与解释,关联着史料于其中起何作用、史料所建构的文本语境孕育了何种历史观与价值观等更深层问题。史料的选择应以学生学为主要依据,塑造学生以史料建构历史认识的素养主体意识。避免碎片化史料、无序化史料,则消解了以史料所建构的历史认识滑向历史相对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可能。史料有其特定的文本语境,如何基于课标、以史料建构学生的历史叙述与解释,是本文着力探讨的问题。 一、新课标视角下如何用史料建构学生的历史叙述 历史叙述在不同理论话语中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唯物史观语境下,历史学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其规律的学科,历史课程内容以中外历史进程及其规律为基本线索,初中历史课程“以‘点’连‘线’、以‘线’穿‘点’,使课程内容依照人类历史发展的时序,循序渐进地展开叙述”,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中外历史纲要》“以通史的叙事框架,展示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过程”。可以看出,在这里,历史叙述作为课程内容,是以聚焦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史实、重大史事为主要特征。从课程内容的转化看,促进理解的课程内容,其结构化的学问知识具有“分析简化”“综合协调”“动态生成”等特点。学生通过深度学习,能将“学习内容本身所具有的关联和结构进行个人化的再关联再建构,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史料建构学生的历史叙述,可从确证史实、构建史事两个层面加以进行。 (一)用史料确证史实 历史叙述有史实的求证才能具有客观性。学生用史料求证史实,要借鉴史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关键在于“如何将过去先行发生的而且仍存在于现今生活界中的特质,转化为有过去史迹为证的,真正历史性的过去”。依据史料与史实的关系,从学生对历史思考的角度,建构学生的历史叙述。 首先,用史料确证特定的具体史实。“特定”是相对历史叙述对象而言,“具体”是指短时段、有较准确时间发生的,如此的史实具有具象性、多维性等特点。对学生来说,熟悉的或已学过的史实无须求证,但特殊的、典型性史实却需要史料的印证性支撑。比如,关于“秦朝统一的措施”的历史叙述,初中已涉及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车轨;修驰道、直道;开凿灵渠,北击匈奴等。对高中学生而言,上述内容可做回顾性的前提陈述,而对“颁行法律,编制户籍”等增加的新内容,有必要考证其相关史实,可用教材配图史料《里耶秦简户籍簿》作史实印证。 印证环节1:学生阅读:“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作为秦代洞庭郡迁陵县政府档案,里耶秦简户籍簿的上述信息表明,此地已确立户籍制度。 印证环节2:结合秦朝郡县制度、秦朝疆域图,以户籍制度与赋役征收相结合,以此揭示秦朝对民众的管理与控制。 《里耶秦简户籍簿》是确证秦朝征发徭役赋税直接可信的史料,它为学生建构“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历史叙述提供了拓展性、更深层的证据支撑。 其次,用史料确证抽象性的一般史实。“一般”是指长时段发生的、不易发生变动的,“抽象性”是相对具象性而言的、难理解的、偏向于社会性的史实。这样的史实于学生思维上容易被当作普遍性的历史叙述,更需要史料作真实性、客观性的证据支持。比如,关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历史叙述中,“江南地区经济文化发达”是一个常见的、一般性表述,涉及农业、手工业、商业、思想、文化等方面,从时间上跨越了两宋以来的多个朝代,涵盖多维度、多时空条件下的经济与文化演变,高中历史“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等课程内容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述,可择取典型性材料作验证。 材料1:1.浸种;2.耕;3.耙;4.耖;5.碌碡;6.布秧;7.淤荫;8.拔秧;9.插秧;10.一耘;11.二耘;12.三耘;13.灌溉;14.收刈;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