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七年级下学期诗词鉴赏专题攻关 第一部分课堂基础 一、文学常识填空(每空1分,共6分) 1.《竹里馆》的作者是______(朝代)诗人______,他是______诗派的代表人物。 2.《春夜洛城闻笛》的作者是李白,号______,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______”。 3.《逢入京使》的作者是唐代边塞诗人______,与高适并称“高岑”。 4.《晚春》的作者是______,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理解性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1.《竹里馆》中描写诗人独坐竹林,悠然自得的句子是:,。 2.《春夜洛城闻笛》中以笛声引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3.《逢入京使》中表达诗人报国与思乡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4.《晚春》中运用拟人手法,描绘花草争奇斗艳的句子是:,。 5.四首诗中直接描写声音的句子有:(《竹里馆》)、(《春夜洛城闻笛》)。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8分) 1.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拟人手法的是() A.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B.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C.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D.双袖龙钟泪不干,凭君传语报平安。 2.下列对《逢入京使》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路漫漫”写出诗人远离家乡的羁旅之苦。 B.“泪不干”运用夸张手法,表现思乡之切。 C.后两句表达诗人报国之志与对家人的愧疚。 D.全诗语言华丽,情感深沉,感染力强。 3.下列诗句中,与“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意境相似的是() A.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B.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C.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D.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4.四首诗中,主题与其他三首不同的是() A.《竹里馆》 B.《春夜洛城闻笛》 C.《逢入京使》 D.《晚春》 四、简答题(共16分) 1.《竹里馆》中“独坐幽篁里”的“独”字,是否体现诗人孤独?请结合全诗分析。(4分) 2.《春夜洛城闻笛》中“折柳”有何象征意义?笛声为何能引发普遍的思乡之情?(4分) 3.《晚春》中“杨花榆荚无才思”一句,有人认为是批评,有人认为是赞美。你如何理解?(4分) 4.请从意象选择的角度,比较《竹里馆》与《晚春》在写景上的不同特点。(4分) 五、对比阅读(共10分) 阅读《逢入京使》与《春夜洛城闻笛》,完成以下题目: 1.两首诗都表达了思乡之情,但情感侧重点有何不同?(4分) 2.请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上,分析两首诗的异同。(6分) 参考答案 一、文学常识填空 1.唐代;王维;山水田园 2.青莲居士;诗仙 3.岑参 4.韩愈 二、理解性默写 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2.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4.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5.弹琴复长啸;此夜曲中闻折柳 三、选择题 1.B2.D3.A4.D 四、简答题 1.答案: 不体现孤独。“独”字写出诗人沉浸于自然的悠然,后两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以明月为伴,营造出清幽宁静的意境,表现诗人淡泊自足的心境。 2.答案: “折柳”象征离别与思乡。笛声是听觉意象,具有感染力,且“折柳”是古曲,易引发游子共鸣,因此能触动普遍的思乡之情。 3.答案: 示例:赞美。杨花榆荚虽无美艳姿色,却尽力绽放(“漫天作雪飞”),表现诗人对生命力的礼赞,也暗含珍惜时光、积极向上的哲理。 4.答案: 《竹里馆》:选取幽篁、深林、明月等意象,营造孤寂清幽的意境,侧重静态描写。 《晚春》:选取草树、杨花、榆荚等意象,描绘动态的争春场景,色彩绚丽,富有生机。 五、对比阅读 1.答案: 《逢入京使》:侧重报国与思乡的矛盾(“凭君传语报平安”)。 《春夜洛城闻笛》:侧重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何人不起故园情”)。 2.答案: 相同点:都运用夸张(“泪不干”“满洛城”),直抒胸臆 不同点: 《逢入京使》:白描手法,语言质朴;《春夜洛城闻笛》:借景抒情,意象丰富(笛声、春风)。 《逢入京使》:叙事与抒情结合;《春夜洛城闻笛》:以景结情,余韵悠长。 第二部分月考过关题型 【2022广东广州】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2.请找出诗中体现山西村民俗的诗句。(2分) 13.请阐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的理趣。(2分) 【答案】 12、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13、不论前路多么难行、难辨,只要坚定信念、敢于探索,就会出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2.【2022广西百色】 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Ta的资源

赵灵芝《山路》阅读答案及解析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活动设计:修复爱的联结--以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缓解初中生亲子冲突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教师上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时可以带学生做的事:读案例学法律知识

阿来《杜鹃声中访米仓》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5届江西省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考前押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襄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