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名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3-26
约1.1万字
约25页
0
3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山东省名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东省名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0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山东省名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对于“中国风”音乐,学界尚无统一定义,“三古三新”成为了主流解释,三古指古辞赋、古文化和古旋律,三新指新唱法、新概念及新编曲。但“中国风”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所表达的依旧是某种审美,由此“中国风”音乐应该是代表中国人审美标准的一种音乐风格。而不仅仅是方文山曾指出的“歌曲即曲风为中国小调或传统五声音阶的作品,编曲上加入以二胡及琵琶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乐器,或歌词间夹杂以拱桥及红颜为代表的古典元素,且不论比重如何,均可视为中国风歌曲”。现代的“中国风”音乐更应该成为一种类似唐诗、宋词、元曲等带有时代符号和民族符号的艺术风格。
“中国风”作为一个文化名词,不仅应用在音乐领域中,同时在服装、绘画、建筑及书法等领域中也有所普及,始终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宗旨,对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乃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中国风”音乐逐渐成为中国流行音乐市场主流音乐的同时,其带来的巨大收益也吸引了一众音乐制作者。以至于不论作品是否具有上文中所谈及的“中国风”特点,都打着“中国风”的旗号进行传播,并以此牟利。
在当前的“中国风”音乐市场中,“中国风”与其说是一种风格,不如说更像一顶谁都可以戴上的帽子。从音乐研究的视角来看,无论这首歌曲的内核风格是什么,只要点缀以“中国风”元素,就宣称自己是“中国风”音乐。究其根本,无论是从歌曲结构还是作曲方法论,这些音乐都与真正的“中国风”背道而驰。同时,“中国风”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不应为追逐快消时代的短期利益而表层化、符号化。“中国风"音乐作为一种与西方世界音乐不同的风格和审美,和蓝调,乡村、爵士等音乐一样需要有本民族创作的内在逻辑。“中国风”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也应像每个时代不同的建筑风格、妆发衣着、生活方式、精神开放程度一样与时俱进,累积一代一代的文化符号,同时发展出代表自己时代特征的音乐。当后人再提及“中国风”音乐,脑海中想到的是具有独特音色的民族管弦乐器和传承上百年的独特唱腔所承载的民族精神,还是逻辑不通却强行押韵的文字、无病呻吟的内容,翻来覆去的五声调式
如何应用来自全球的各种元素,如何通过解构和重组去打造自己的风格才是当下创作者应当掌握的技能。创作者不必一味遵循现有的民族调式,可以与其他国家的调式相结合进行创新。民族乐器同样不再是局限,“中国风”音乐的创作者们既可以采用大量的传统民乐去追寻复古风格,也可以将西洋乐器、电子合成音与传统民乐相结合进行创新,创作出既有现代美也具备古典美、既富有时代气息也不失民族特色的“中国风”音乐。从歌词内容上来看,不论是古诗词赋的改编,亦或是现代文学创作甚至口语化的表达,歌词的形式并不是“中国风”的关键。“中国风”歌词的创作,本质仍是“中国风”文学的创作。“中国风”音乐的创作逻辑并不是要求歌词富含多少深意,内藏多少典故。大到民族史诗,小到日常情绪,通过音乐讲述发生在每个中国人身上的故事,才是“中国风”歌词的创作逻辑。
(摘编自郭浩天《伪“中国风”音乐泛滥现象研究》)
材料二:
任何一种音乐表演形式或音乐作品的演奏方式都是特定国家、特定民族文化的体现。以中国风音乐诞生早期较具代表性的《天涯过客》为例,该作品“运用五声性的弦乐,在中频作为背景铺开,莫定了中国风的基调,在配器中加入lead的电子音色,融入了现代流行歌曲的感觉,以别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流行歌曲”。此种风格借由周杰伦、方文山的影响力在2010年后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代表作品如胡彦斌《和尚》、周杰伦《东风破》、林俊杰《江南》等。在这些作品中,创作者广泛采用了传统的古筝与西式的吉他、钢琴相融合。不仅极大地拓展了音乐作品的文化信息含量,更重要的是在广泛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中国风音乐的创作模式。这正是奠定中国风音乐审美内涵的关键,诚如黄晓亮在界定中国风音乐的特征时曾指出,中国风音乐是“三古三新相结合的中国独特乐种”。作为人类理解世界的一种方式,传统的本质主义理论存在着忽视审美自主性的倾向。但中国风音乐绝不是某种本质主义理论可以界定的,理解它的内涵必须从社会建构的角度来理解。将这种理论应用于考察中国风音乐的审美内涵,必然会意识到它是逐渐成为“中国风音乐”的而不是天然即形成“中国风音乐”的。正如罗蒂所指出的:“本质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内在与外在、实体与现象、中心与边缘的二元论。”基于此,不宜将“中国风”音乐存在的“三古”“三新”特征作为判断标准,从内在性质与外在特征的二元模式中走出来,才能真正揭示中国风音乐的审美内涵。
(摘编自高月华《中国风的审美内涵分析》)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山东省名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3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文档大小:3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