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3-27
约1.4万字
约34页
0
40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传统诗词中,“浊酒”是一个频繁出现而让人难以忽视的意象。何谓“浊酒”?它有哪些意蕴呢?
农耕时代,人们开始用谷物酿酒。这种用黍和稻等糯性较高的原料,经过蒸煮,加曲发酵,最后压榨酿造的谷物酒,呈黄色,看上去较为浑浊,因此被称为“浊酒”,浊酒的酿造工艺简单,相对寡味,一般百姓家庭即可酿造。与“浊酒”相对应的则是“清酒”,它选用小米、玉米等黏性小的粮食酿制、蒸馏而成,色泽相对清透,酿造工艺复杂,醇香甘洌,通常为贵族享用。
《周礼》是较早记录“浊酒”的典籍,其中的“五齐”就是“浊酒”。随着时代发展,更多的文化意义附着于酒,最后形成一种酒文化,众多文人也参与到酒文化的构建和推介过程中。浊酒作为一种意象,比起清酒更代表一种大众趣味和平民气质,诗歌中的“浊酒”也更为读者所熟悉,因此诸多带有“浊酒”意象的诗歌成为文学经典而被广泛传播。
最早让“浊酒”一词为人们所重视并不断引用的,应该是东晋陶渊明。他第一次大量以饮酒为主题的诗歌创作,使“浊酒”被赋予了极强的精神内涵,其“浊酒”展现着平淡真淳、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于是,“陶令酒”等隐含着浊酒意味的名词成为了渊明精神的化身。如“千载订交陶令酒,一编结伴乐天诗”(李汝振《再答荫伯来诗二首》其一),就诉说了对陶氏风神的倾慕。
唐代以后,“酒”的意象更加频繁地进入诗文之中,渐渐成为一种表达个人情绪的独特依托。李白最喜用酒的意象,比如“金樽清酒斗十千”。“清酒”不仅彰显出李白张扬奔放的生命力,还体现了他浪漫豪迈的人生态度和诗学风格。但诗人们更喜欢以“浊酒”来表达经历困境后孤苦郁闷的情绪。比如杜甫,浊酒与其辗转飘零的生命境遇相交融,情感蕴涵发生了变化。他酒杯中更多沉潜的是漂泊之苦、家国之悲。对杜甫来说,浊酒不仅是情感排遣物,更像穷困潦倒、颠沛流离时互知心事的患难友。他的名作《登高》,就写出了晚年的落寂与困顿。
清酒和浊酒都可以表达个人情绪,但浊酒被赋予了一层沧桑的意味,这份沧桑道劲的厚重,正是诗人忧国忧民之思的蕴蓄。杜甫的“潦倒新停浊酒杯”和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就是最典型的例子。“浊酒”与杜甫“诗史”的定位,与他悲天悯人的思想和忧世伤生的心绪正相匹配。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与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相得益彰。
杜甫与范仲淹的诗词基本形成了诗人通过“浊酒”表达家国情怀的传统,这一传统在后世得到继承。如近代秋瑾“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表达的就是她希冀各位有志之士群策群力救国图存的家国情怀,这“浊酒”,体现了诗人对家国的深沉情感,表达了其大济苍生的匡时抱负。
中国诗酒文化中的“浊酒”意象,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相生相伴,个人命运的坎坷,国家命运的起伏,都透过诗歌中的“浊酒”意象得以呈现,个人情绪和家国情怀在一壶“浊酒”里相逢,酝酿发酵,形成沉郁顿挫的诗文风格和深厚凝重的家国情怀。而文学作品也以“浊酒”为纽带,形成一种经典的中国美学风格,传承至今,影响深远。
(摘编自陈勋王洁群《为何是“一壶浊酒”》)
材料二:
写酒的古诗文中,情感蕴含最丰富、使用最频繁的意象非“浊酒”莫属。
早在《诗经》中已出现被视为浊酒的“醴”,如“曾孙维主,酒醴维醽”,“酒”指清酒,“醴”即色浊味重的甜酒,二者用于接待宾客和祭祀,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至西汉,邹阳《酒赋》中曰:“清者圣明,浊者顽騃……庶民以为欢,君子以为礼。”酒之清浊在被赋予政治意味时,也有了贵贱之别。曹魏时期,有以“清酒”为圣人、“浊酒”为贤人的称呼。
存世诗文中,“浊酒”最早见于魏晋之交时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浊酒一杯,弹琴—曲,志愿毕矣。”嵇康将“浊酒”“弹琴”并举,意在表达傲世避俗之志趣。后人仰慕魏晋风流,文士表达风流自赏时,亦以琴酒为标物。因“浊酒”只是竹林名士言说志趣的媒介,并未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所以嵇康之浊酒在后世并未产生经典化的影响。
自杜甫的《登高》出世后,浊酒成为后世诗词曲抒写风尘旅思、家愁国恨的常用意象,首先要归因于杜甫的文学地位和文化影响自宋以后日趋走高;其次,也与杜甫《登高》一诗在明清时备受关注和推崇有关。虽然学人对其尾联评价不一,或讥其卑弱,惜其板对,或曰“结凄壮”(何焯《义门读书记》),但这种争议客观上更加扩大了诗句的流传和影响。
(摘编自洪迎华《说“浊酒”》)
1.下列对“浊酒”与“清酒”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浊酒与清酒都是用谷物压榨酿造而成的。浊酒浑浊,酿造工艺简单,相对寡味;清酒清透,酿造工艺复杂,醇香甘洌。
B.早期的清酒和浊酒均可接待宾客和祭祀;至西汉二者有了贵贱之分,一般百姓家庭只可酿造浊酒,贵族则常享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5年普通高考第二次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文档大小:40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