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3)文言文阅读——高考语文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 一、文言断句 一、文言文断句三原则 1.词句意思要通顺 示例:史可法,明臣也,其不屈正也。(《两般秋雨庵随笔·史阁部书》) 分析:句中的“其不屈正也”易产生歧义,中间应点断,即“其不屈,正也”,意思是他的英勇不屈是正义的。 2.内容要符合情理 示例:太祖在江州,遣诸将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明通鉴》) 分析:按以上标点,“陈德华、高费聚”只有两个人,与下文所说“三路兵”相矛盾,且史载无此二人,应该是“陈德、华高、费聚”三人。故此句应断为:……陈德、华高、费聚等分三路兵往援,皆不利。 3.要兼顾古汉语及古代文化知识 示例:夫唯禽兽无礼……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礼记》) 分析:“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令人费解,这是因为句中把两个相邻的意义不同的单音词“作”“为”当作双音词或词组,致使该断的地方没有断开。应断为: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作”在这里是“兴起、出现”的意思。 二、文言文断句七法 1.体察文意法 文意是断句的基础。文言文断句,首先要把握文意。即弄清文章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怎样的意思,这个意思大致是用几句话表达出来的,有哪些关键词。断句时可抓住这些关键词,前后连缀。符合整段文字大意且符合语法习惯的,要连缀在一起;连缀在一起不符合整体意思表达的,就要考虑断开。这是基本的断句方法。 2.对话标志法 文言文对话,常以“曰”“云”“言”等为标志。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人名,之后就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3.虚词标志法 文言文多用虚词来表达语气。古人的文章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明辨句读,虚词就成了重要的标志。尤其是一些语气词和连词的前后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 句首虚词夫、盖、至若、若夫、初、唯、斯、今、凡、且、请、敬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尾语气词也、矣、焉、耳等经常用于陈述句末尾,耶、与(欤)、邪(耶)等经常用于疑问句末尾,哉、夫等经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其后一般要断开。疑问语气词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词或固定结构之后,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上下文意贯通,就可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单音或复音虚词)虽、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况、且、于是、岂、岂非,在它们的前面一般要断开。句中连词、介词以、于、为、则、而往往用于句中,在它们的前后一般不断句。【特别提示】利用虚词标志断句要注意以下几点: 1.“乎”用在句中相当于“于”时,不能点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2.“也”用在句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时,可点断也可不点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3.连词“而”有时用于词或短语之间起连接作用,所连接的内容共同做句子的成分,前后联系很紧密,一般不在其前后断开。但如果“而”连接了两个句子,则往往要在其前断开。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石钟山记》) 4.“夫”有时也作指示代词(兼有舒缓语气的作用)用在句中,这种情况则不能点断。如:“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 4.动宾短语法 古汉语中,多有以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为中心的句子,找出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可以区分出独立的分句,明确语句的意思,从而正确断句。 5.名词、代词法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语、谓语、宾语,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也可以帮助断句。常见代词有吾、余、予、尔、汝(女)、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等,常见称谓有公、卿、君等。 6.句式断句法 文言文中的判断句、反问句、被动句及某些固定句式等都可以作为断句的切入点。判断句,如“……者,……也”等;疑问句,如“不亦……乎”“何……之有”“孰与……(乎)”等;被动句,如“为……所……”“受……于……”等;固定句式,如“如……何”“况……乎”“何……为”等。当然,文言文中还常常会有省略的情况,断句时必须根据语境找出省略成分,方能正确断句。 7.修辞断句法 文言文中经常运用对偶、排比、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我们可以根据这些修辞手法的特点进行断句。 二、文言词语与文化常识 一、古代文化常识题命题八设误 1.扩大官职职权范围 考查某一官职或部门的职责时,添加了不属于它的职责,扩大了职权范围。如把工部和户部的职责混淆。 2.古今地名识别不清 考查古代地理常识时,常常用今天的地理知识去阐释古代的地理知识,弄错古代地名的说法或范围。如,“京师”是古代京城的通称,现代则称为首都;‘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中,“‘京’‘师’单用,旧时均可指国都”是错误的。 3.弄错官职任、免、辞 考查官职知识时,往往会涉
Ta的资源

赵灵芝《山路》阅读答案及解析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活动设计:修复爱的联结--以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缓解初中生亲子冲突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教师上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时可以带学生做的事:读案例学法律知识

阿来《杜鹃声中访米仓》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5届江西省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考前押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襄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