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高考政治考前三个月速记清单第四课准确把握概念 1.概念的含义: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抽象性和概括性) 2.概念的表达: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 ①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②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如果不作区分,就容易引起概念混淆。 3.▲概念基本特征:任何概念都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准确地把握概念,既要弄清概念的内涵,又要分清概念的外延。 (1)内涵: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反映“质”的规定性,“是什么”。 (2)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说明“有哪些”。 (3)★概念外延关系:①相容关系:全同关系、属种关系、种属关系、交叉关系。 ②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4.明确概念的内涵:运用定义的方法(从内涵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1)定义的构成:被定义项、定义联项、定义项。最基本最常用方法:种差+属概念 (2)定义的要求:具备科学知识,正确认识对象,把握其本质属性;遵循必要的逻辑规则。 ★★定义的逻辑规则: ①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外延必须全同。否则就会犯“定义过宽”或“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 ②定义项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被定义项。否则,就会犯“同语反复”或“循环定义”的逻辑错误; ③定义一般不能用否定形式。违反这一逻辑规则,就会犯“否定定义”的逻辑错误; ④定义不能用比喻。否则,就会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5.明确概念的外延:运用划分的方法(≠分解)(从外延方面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1)划分的构成:由母项和子项两部分构成, (2)划分的要求:充分了解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之间的客观关系;遵循划分的逻辑规则。 ★★划分的逻辑规则 ①子项的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的外延。否则,就会犯“划分不全”或“多出子项”的逻辑错误; ②在同一次划分中,只能用同一个标准。否则,就会犯“划分标准不一”的逻辑错误。 ③划分应该逐级进行,不能越级。否则,就会犯“越级划分”的逻辑错误, 第五课正确运用判断 1.判断的含义:判断就是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判断基本特征:①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肯定或否定) ②判断有真假之分。(符合认识对象实际) 3.判断的表达:判断是通过语句表达的。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语言形式。 但并非所有的语句都表达判断。(如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不作断定、没有真假的语句并不表达判断。 4.★简单判断一一性质判断和关系判断 (1)性质判断(直言判断):断定认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 ①构成:量预、主项、联项、谓项 ②类型:依据判断的质(断定方式是肯定还是否定) 依据判断的量(断定的对象的范围) 依据“质”与“量”的结合 A全称肯定判断 B全称否定判断 C特称肯定判断 D特称否定判断 E单称肯定判断 F单称否定判断 ③★★★正确进行性质判断要求:不能缺少主项和谓项;避免主项与谓项配合不当;准确地使用量项和联项。 (2)关系判断:断定认识对象之间关系的判断 ①构成:关系者项、关系项、量项 ②类型:A对称性关系:对称关系、反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 B传递性关系:传递关系、反传递关系、非传递关系 5.复合判断:本身包含着其他判断的判断,由联结词和支判断组成。(联言选言假言) (1)联言判断: ①含义及组成:断定对象的几种情况同时存在的判断。由联言支与联结项组成,至少包含两个联言支。 ②联结项:“并且”“既.......又.......”“不但....而.....”“虽然...但是...”“不是--而是--”(可省略) ③★★★逻辑性质:当且仅当,组成它的各项联言支都是真的,这个联言判断才是真的,全真则真,一假则假。 (2)选言判断: ①含义及组成:断定对象的可能情况的判断。由选言支与联结项组成。 ②分类: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可以同时并存。 ★★逻辑性质:一个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至少有一个是真的,也可以都是真的。(一真即真,全假则假) 联结项:“或者......或者.......”(不能省略) 不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所断定的对象情况只能有一种存在,不能有两种以上情况存在。 ★逻辑性质:一个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真的,要求它的选言支中有而且只能有一个是真的。(一真为真多真全假皆为假) 联结项:“要么........要么.......”(不能省略) ③正确运用的要求:根据对象实际情况使用相容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不能误用; 尽可能把对象的可能情况都揭示出来,不要遗漏有选择价值的可能情况。 (3)假言判断:(条件判断) ①含义:断定事物某情况的存在(或不存在)是另一情况存在(或不存在)的条件的判断。 ②构成:由表示条件关系的两个支判断和假言联结项组成。(前件、后件和联结项) ③
Ta的资源

赵灵芝《山路》阅读答案及解析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活动设计:修复爱的联结--以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缓解初中生亲子冲突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教师上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时可以带学生做的事:读案例学法律知识

阿来《杜鹃声中访米仓》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5届江西省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考前押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襄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