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诗歌鉴赏--一诗多练,解答传统题目 学案1一诗多练,解答传统题目 学前微语关于对古诗阅读理解的考查,一般会涉及以下几个传统题目:对诗句意义的理解,对诗中景物、意象、意境、形象的赏析,对情感的理解,对表达方式、艺术手法的鉴赏等。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 江楼夕望招客[注]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注:此诗写于长庆三年,当时诗人任杭州刺史。 (一)选择题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内容看,诗人登楼远眺,将苍阔美丽的景物纳入眼底,描写中暗含观景时间的推移。 B.从体裁看,本诗是一首格律工整的七言律诗,“茫、长、央、霜、凉”五个字押韵。 C.从构思看,诗人的描写由远及近,由景到人,自然美、生活美、人情美融为一体。 D.从情感看,全诗以乐景衬哀情,抒发了诗人他乡任职,缺少朋友相伴的孤寂之情。 借题点拨 古诗理解和赏析选择题做法: 1.了解设题特点 (1)设误点极细小,主要集中在内容理解,主要有:词句理解有误;思想感情理解有误;意象、意境分析有误;典故含义分析有误;语言风格判定有误;人物形象分析有误;技巧手法判定有误等。选项顺序一般和原诗句顺序一致。 (2)题目主要有两类:一是“微观切入”的题目,是对诗中重点词句的解读,这类选项不涉及专业知识和术语,而是对古诗基本的理解和解读;二是“宏观评价”的题目,一般是从形象、情感主题、风格特色、艺术效果等不同层面和角度对整首诗进行评价,要求考生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辨析。 2.把握做题关键 (1)步骤关键:第一步,拆解选项、明确考向,聚焦诗歌选项表述中的关键“信息点”,并定位选项“照应”的相关诗句。第二步,比对分析,以全诗主旨、意境、情感色彩或倾向为背景,检索排查选项中的错误点。第三步,判定验证,围绕关键点,逐项排除,一一思辨。在这个思维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联想和推断,准确判定诗歌选项的正误。 (2)答题品质:细心、读懂,不要放过选项的每一个字。 (二)炼字题 2.请简要赏析首句中的“望”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题点拨 古诗“炼字”题做法: 这种题型一般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哪一个字?为什么?变式提问:×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答题要点主要有:①释义,解释它在文中的意思;②明法,指明表达技巧;③析效,分析表达效果。第③点是关键,主要从表意是否丰富凝练、传情是否准确精巧、能否营造意境、表达是否有特别之处及结构上是否有特别作用五个角度分析。如本题是从情感与结构两方面分析的。 (三)赏句题 3.请赏析“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的精妙之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题点拨 赏析句子题一般提问方式:请简要赏析×联(句)。变式提问:×联(句)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 赏析时先要理解其意蕴(句意及情感),后多角度赏析,角度有:炼字、句式特点、表达技巧及结构特点(主要是指位置)。 (四)分析具体内容 4.诗题为“江楼夕望招客”,诗人是如何邀请友人的?请结合诗歌内容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借题点拨 这类题重点考查考生是否真的读懂了原诗,因此,答题首先要对全诗内容有一个基本的理解;其次,要依据题干从原诗中筛选、提取相关信息进行作答;再次,要学会借助选择题来理解,甚至借助选择题信息来作答(前提是对不正确的选项有了准确判断)。另外,不要采用翻译形式作答。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渔家傲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②。 注:①欹眠:斜着身子睡觉。②邯郸道:比喻虚幻之路,也比喻求取功名之道路,亦指仕途。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写的是词人退隐后居室幽静安然的场景,环境娟秀清新、灵动自然。词人善于用景物之间颜色的对比和转换进行艺术渲染。 B.下阕词人转写隐逸后的生活,写出了词人那种与花鸟共忧喜、与山水通性情的悠闲情致和恬淡心境。 C.上阕一个“扫”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了春风以人的动作情感,呼应了“尘不到”,突出了环境的清新。 D.词人在下阕中写道“闻语鸟”好似“听朝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