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田《来呀,大家一齐拉!》《谈散文》阅读答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4-21
约3.2千字
约7页
0
16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李广田《来呀,大家一齐拉!》《谈散文》阅读答案.docx

李广田《来呀,大家一齐拉!》《谈散文》阅读答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李广田《来呀,大家一齐拉!》《谈散文》阅读答案
文本一:
来呀,大家一齐拉!①
李广田
“嗨————呀嗨,嗨————呀嗨……”
我们离开吕河口不远,就听到从背后传来这样的呼声。这里江水越行越窄,而两岸山势也逐渐变得陡峭,青黑色的岩壁上,挂下无数的细流飞瀑,渐渐沥沥地流注江中,益显得这一带有一种峭苍幽邃之致,而那种呼声,也被这情势弄得似远似近,似一人长啸,又似万籁齐鸣。那是一种既壮烈而又悲凉的声音。
我们很自然地把脚步放慢了些,而且不时地向后回顾着。那呼声越来越清楚了,我们也就看清了那声音的来源,我们看见了万头攒动,看见了许多粗壮的身子,忽起忽伏,用力地拉着绳子前进。
渐渐地、渐渐地,两只庞大的船身也从山崖转折处显示出来了。
看见这两只大船,我们都变得严肃起来。这里的水路太难行了,山高路狭,而且又是逆水,多曲折、多石滩,然而那船上的负载却又是太重了。“装的什么货物呢?”仿佛并没有人这样问,但各人心里却都相信:“飞机零件、大炸弹、各种军火、武器……运到安康、汉中……保卫我们的领土、领空,袭击敌人……”
船愈来愈近了,来到我们面前,我们把路让开来,肃然起敬地看着那大船向前移动,看着那些辛苦的弟兄们用着最后的力量,在挽进那只大船。真的,这是我们的大船啊,因为那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国族,而在艰难地运输着:是为了打退我们的敌人,而在艰难地运输着。我们的民族,也正如这大船一样,正在负载着几乎不可胜任的重荷,在山谷间、在逆流中、在极端困苦中,向前行进着。而这只大船,是需要我们自己的弟兄们,尤其是我们的劳苦弟兄们,来共同挽进。现在,船向前移动了,然而动得多么迟缓,而我们的弟兄们正在声嘶力竭的呼喊着,流着汗,流着淋漓的汗,汗水把他们湿透了,汗水落在沙上,又被他们的赤脚踏过了,然而船总在前进着,一寸、二寸、一寸、二寸……
“来呀,我们大家一齐拉……”
一个人这样喊,无数的人都这样喊,大家用着一个声音,喘着同样的呼吸,迈着同样的步伐,向前进。船也在前进着,一寸、二寸、一寸、二寸……
“哗————”似一阵暴雨,他们一齐伏下了,两只粗大的手掌紧抵看沙地,躬着腰,头触到沙地。然而船总在前进着,一寸、二寸、一寸、二寸……”
“啪————”简直好像一个霹雳,他们又一齐起立了,陡然地站起来,他们用一个声音拍击着自己的手掌,紧紧地拉绳,用力地拔着脚跟。然而船总在前进着,一寸、二寸、一寸、二寸……
又是伏下,又是立起,暴雨与霹雳的间奏。“来呀,我们大家一齐拉!”喊声随了起伏抑扬着,我们历来还没见过这样地使用着人力,这样壮烈,而又这样残酷。我们的眼里已不自觉地含了泪水,我们的心弦都拉得很紧很紧,我们被这民族的起舞与高歌所感动,简直为之迷惑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更不知是用怎样的方式开始了的,我们的手也都紧紧握住了纤绳,也随了那歌舞的节奏而起立、而低伏。“来呀,我们大家一齐拉!”我们也在和他们一齐唱着,我们在共挽着我们的大船,而大船也总在前进着,一寸、二寸、一寸、二寸……
我们已忘记了我们的力量之薄弱,也不记得我们还另有其他目的,我们只是共同拉着,我们的肩并着肩,踵接着踵,有时互相搀挽,有时互相扶持,我们柠成一个力量向前迈进。“来呀,我们大家一齐拉!”我们大家一齐喊。转过一个山脚,忽地豁然开朗,山势渐渐平坦了,水流也渐渐宽阔了,船在顺利地前进着,拉船的弟兄们已不再那么吃力了。我们把纤绳松开来,仍旧整饬了我们的队伍,惊喜于自己的手掌与肩背之发烧、酸痛,以及满身的泥土,我们以微笑接受他们的微笑,却并未交换一句言语。
“来呀,我们大家一齐拉!”
这歌声,又在我们的队伍中飘起,我们没有疲劳,没有扫兴,却有更多的快慰。我们还希望能为我们的大船多尽一些气力。
十二月十二日
文本二:
散文的特点就是“散”,尤其是把散文和诗歌小说互相比较的时候显得更清楚些。
小说以人物行动为主,其人物之思想、情感、性格等,都是在行动中表现出来,即使偶然描写一些自然景物,也还是为了人物的行动;散文则不必以人物行动为主,只写一个情节、一段心情、一片风景,也可以成为一篇很好的散文。
诗须简练,用最少的语言,说最多的事物;散文则无妨铺张。诗的语言以含蓄暗示为主,诗人所言,有时难免悅兮惚兮;散文则常常显豁,一五一十地摆在眼前,令人如闻如见。诗人可以夸张,夸张了,还令人并不觉得是夸张;散文则常常是老实朴素,令人感到日用家常。
(摘编自李广田《谈散文》)
【注】①本文作于1938年。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北方大片地区沦陷,李广田当时在山东济南任教,因战乱随学校南迁,本文写于南迁途中。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那是一种既壮烈而又悲凉的声音”是“我们”置身于陡峭山势、青黑色岩壁和无数细流飞瀑构成的峭苍幽邃的环境中,听到船夫们呼声而产生的感受。
B.听到船夫们的呼声后,再看见两只大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李广田《来呀,大家一齐拉!》《谈散文》阅读答案

文档大小:16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