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生厌学拒学的表现、成因及心理赋能策略 近年来,受到学习任务繁重、竞争激烈、家长的高期望及个体内在因素等多方面影响,初中生厌学拒学现象越来越普遍。心理赋能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方法和策略,赋予个体对自身生活、行为和心理状态的控制感与影响力,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主动应对挑战,实现自我价值。实践表明,引导个体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强控制感、激发内在动机、培养意义感和建立积极支持系统等策略,能有效改善初中生的厌学拒学行为。 初中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厌学拒学问题的高发期。近年来,初中生厌学拒学现象日益普遍,已成为困扰教育工作者和家长的重要问题。厌学拒学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个人发展,还可能引发一系列心理和行为问题。传统的教育方法往往难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亟须新的思路和方法。心理赋能理论强调通过增强个体的内在动力和控制感来促进积极改变,为解决初中生厌学拒学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旨在探讨初中生厌学拒学的表现、成因及心理赋能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和启示。 01初中生厌学拒学的表现、成因 (一)初中生厌学拒学的表现及危害 初中生厌学拒学的表现可从行为、情绪和认知三个维度来分析[1]。行为方面,主要表现为对学习活动的逃避和抗拒。例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经常走神或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作业拖拉,敷衍了事,甚至拒绝完成;经常迟到、早退,找各种借口请假,严重者可能出现逃学、辍学行为。情绪方面,厌学拒学的学生往往表现出对学习的消极态度,如对学习内容缺乏兴趣,对考试成绩漠不关心,甚至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抵触和厌恶情绪。认知方面,这类学生持有消极的学习观念,如认为学习无用、自己能力不足等,并伴有低自尊、低自我效能感等心理特征。 (二)初中生厌学拒学的成因 造成初中生厌学拒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1.个体层面 首先是心理发展特点的影响。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心发展不平衡,情绪波动大,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其次,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佳等也是重要原因。有些学生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难以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有些学生学习虽然努力,但方法不当,导致学习效率低下,产生挫败感。 2.家庭层面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是主要原因之一,过度溺爱或过度严厉的教育方式都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在学习上对孩子施加过大压力,导致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有些家长则过分保护孩子,剥夺了孩子独立面对困难的机会,导致孩子抗挫折能力差。此外,家庭关系不和谐、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等也是孩子厌学拒学的诱发因素。 3.学校层面 首先是教育评价体系的影响,过分强调分数和排名的评价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焦虑和挫败感,特别是对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影响更大。其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态度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缺乏个性化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偏见或忽视等,都可能引发或加剧学生的厌学拒学情绪。最后,同伴关系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如遭受校园欺凌或同伴排斥等都可能导致厌学拒学。 4.社会层面 首先是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功利主义价值观的盛行可能使一些学生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想法。其次,网络和新媒体的普及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学习提供了丰富资源;另一方面,网络游戏、短视频等娱乐内容的诱惑容易使学生沉迷其中,影响学习兴趣和动力。此外,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和负面信息也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消极影响。 以上这些因素往往相互作用,共同导致初中生厌学拒学问题的产生。例如,一个在学校遭受学业挫折的学生,如果家庭缺乏理解和支持,又沉迷网络游戏寻求慰藉,就可能陷入厌学拒学的恶性循环。因此,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采取系统性的干预措施。 02心理赋能理论及其在 初中生厌学拒学干预中的应用 (一)心理赋能的概念、内涵及作用 心理赋能理论源于社会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强调通过增强个体的内在动力、自我效能感和控制感来促进积极改变。该理论认为,当个体感受到自身能力和控制力时,更可能采取积极行动应对挑战[2]。 心理赋能理论的核心要素包括自我效能感、控制感、内在动机和意义感,这些要素与厌学拒学问题的解决密切相关。通过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可以增强他们面对学习困难的信心;增强控制感有助于学生主动管理学习过程;激发内在动机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培养意义感则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价值。将心理赋能理论应用于初中生厌学拒学干预,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问题,促进其主动参与学习。 (二)初中生厌学拒学的心理赋能策略 基于心理赋能理论,教师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制定干预策略。 1.提升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完成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它直接影响学生面对学习任务时的态度和行为[
Ta的资源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
最新上传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汤成难《漂浮于万有引力中的房屋》阅读答案.docx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吕梁市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山西省2025年届高考考前适应性测试(冲刺卷)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
全国各地市语文中考真题名著阅读分类汇编.docx
七年级历史下册易混易错84条.docx
湖北省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docx
黑龙江省大庆市2025届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