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真题汇编.docx 立即下载
2025-04-23
约4.2千字
约10页
0
1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真题汇编.docx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真题汇编.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真题汇编
原创子乐HYPERLINK"javascript:void(0);"子乐微学堂2025年04月14日06:28广西
一、基础积累(20分)
1.名句默写(12分)
苏轼《定风波》中,表现词人面对风雨从容镇定、潇洒前行的句子是:“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里,回忆往昔与友人在午桥豪饮,在杏花疏影里吹笛直到天明的闲适场景的句子是:“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表达作者渴望扫除世间黑暗、让光明洒满人间的句子是:“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纳兰性德《浣溪沙》中,描绘出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图的句子是:“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
理解性默写:
《定风波》中,体现词人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认为无论是风雨还是天晴都不必在意的句子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将二十多年的沧桑巨变浓缩在“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两句中,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2.文化常识(8分)
《定风波》的作者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作者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兼具雄浑与沉郁。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的作者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居士,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
《浣溪沙》的作者纳兰性德,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新婉约,哀感顽艳。
二、诗歌鉴赏(40分)
1.《定风波》(8分)
词的上阕中,“竹杖芒鞋轻胜马”一句,将竹杖芒鞋与马进行对比,有何作用?(3分)
答案:通过对比,突出了词人在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行走,却比骑马还要轻快的感受,体现出词人在困境中从容自在、旷达乐观的心境,也暗示了他对功名利禄的淡泊。
下阕中“山头斜照却相迎”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山头斜照”以人的动作“相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雨后夕阳西下的温暖景象,表现了词人在经历风雨后感受到的喜悦与慰藉,也暗示了困境终将过去,希望总会来临的哲理。
整首词表达了苏轼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答案:表达了苏轼旷达超脱、乐观从容的人生态度,面对人生的风雨挫折,他能泰然处之,不为外物所扰,始终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坦然。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8分)
请用简洁的语言描述上阕所描绘的画面。(3分)
答案:往昔在午桥桥上畅饮,座中多是豪杰英雄。月光随着长长的流水静静流逝,无声无息。在杏花稀疏的影子里,大家借着酒兴,吹笛玩乐直到天明。描绘出一幅闲适、欢乐的宴饮游乐画面。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表达了词人怎样复杂的情感?(3分)
答案:既有对时光飞逝、二十多年岁月如梦幻般转瞬即逝的感慨;又有对国家兴衰、人生际遇变化的惊叹;还包含了历经沧桑后,对自身还能幸存于世的庆幸与感慨。
这首词在写作上运用了今昔对比的手法,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2分)
答案:上阕回忆昔日在洛中与豪英相聚游乐的美好时光,下阕写如今闲居湖州,二十多年过去,经历了国破家亡,知交零落,自己也已不再是当年的模样。通过今昔对比,强烈地抒发了词人对往昔的怀念、对世事变迁的伤感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12分)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妙处?(3分)
答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中秋圆月比作“金波”“飞镜”,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中秋月亮的明亮圆润,如金色的波涛流转,像重新磨过的镜子般澄澈,营造出优美的意境,也为下文的抒情和想象做铺垫。
“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3分)
答案:词人举杯向嫦娥发问,感慨自己被白发欺扰,表达了对时光匆匆流逝、自己却功业无成的无奈与愤懑之情,体现了词人内心的壮志未酬和对岁月不待人的不甘。
从“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中,你能体会到词人怎样的政治理想?(3分)
答案:词人想要砍去月中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更多地洒向人间,这里的“桂婆娑”象征着现实中的黑暗势力、投降派等阻碍国家恢复和发展的因素,体现了词人希望扫除世间黑暗,实现国家统一、政治清明,让百姓过上安宁生活的政治理想。
这首词与辛弃疾的其他豪放词相比,在风格上有何独特之处?(3分)
答案:辛弃疾的豪放词多以气势磅礴、慷慨激昂著称,直接抒发爱国豪情与壮志难酬的悲愤。而这首词除了豪放的情感表达外,还融入了丰富的浪漫主义想象,如向嫦娥发问、要砍去月中桂树等,使词境更加奇幻瑰丽,在豪放中增添了几分飘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外古诗词真题汇编

文档大小:1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