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安徽省2025届高三最后一卷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西方最早关于地理对人类社会制度、性格以及精神气质的影响的说法,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随着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地理环境决定社会和各民族的行为习惯的说法逐渐增多,18世纪地理决定论思潮颇为盛行。近代以来,斯塔尔夫人和丹纳把地理环境与民族精神和性格联系起来,尤其盛赞北方民族勇猛强悍的精神,也就是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中体现出的浪漫主义气质。启蒙主义理念在很长时期占据西方思想的主流地位,他们关于地理与民族性格以及由此创造出的美学风格的论说,也获得比较广泛的认同。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出现,使得地理环境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丰富和深刻。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在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人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人们主动的劳动生产活动起到了改造自然的作用,先有人化的自然才有自然的人化。马克思、恩格斯都谈到过不同地理环境下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同形式,但较少触及地理环境对人精神心理和性格的影响。不管是关于地理环境决定民族精神性格的说法,还是北方民族和南方民族在气质上和心理上的差异的观点,都带有很强的文化想象意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介入并未完全抹去人类承袭已久的民族品性和文化习俗,前者作为参照反倒突显了后者的深层性和持久性。 与欧美关于文学地理学以及文学的南北分野在19世纪的式微不同,中国关于文学地理、地方性、南北分野的说法一直兴盛,尤其是在近现代时期,不少名师大家都有言论著述。当然,20世纪的中国文学是在启蒙话语和革命话语的双重引领下展开的,但另一种附着于生活、生存、生命的本真状态的风格学会在由语言构成的文学作品中透示出来,而这种生活、生存、生命的样态却被地理环境——更具体地说,比如,被南北分野打上印记,它们会被铭刻上地理地域的风格学纹章。 中国地理学意义上的南北划分以秦岭淮河为界。1908年,张相文出版《新撰地文学》发表此一观点,遂为知识界所接受。中国传统典籍就有对秦岭淮水的多种说法。西汉司马迁在《史记》中首次提道:“秦岭,天下之大阻。”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南北分野还是以当朝政权政体为中心的政治地理概念:南北之分意味着激烈的侵掳征战,江山易主;或壮岁旌旗,汉箭朝飞。文臣武将,学人士子,赋予南北分野浓重的忠勇之志,家国情怀。自南北朝以来,无数的诗赋词章抒写了南渡北归的情怀。或许是中国文脉内在传承异常紧密,以至于能直接以语言的句法字词来衔接。这种记忆是双重的,既是文学传承的语言记忆形式,又是家国情怀的情感记忆方式。 直至现代,1946年,西南联大回迁北上之际,冯友兰题写“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碑文中写道:“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有能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风景不殊,晋人之深悲;还我河山,宋人之虚愿。吾人为第四次之南渡,乃能于不十年间,收恢复之全功,庾信不哀江南,杜甫喜收蓟北,此其可纪念者四也。”或许只是说明一个常识,即中国文人的文化记忆为历史所缠绕,历史以其家国的痛切的事件性铭刻于其意识之中,绵延不断,梦魂牵挂。关于南北的地理叙事,内里隐含的实则是关于国家统一的情感愿望和政治想象,当它在文学和文化传承的历史中积淀下来形成自觉的文化记忆时,或可称之为“元政治的地理认同”。 (摘编自陈晓明《南北分野的文学地理学与审美的文化记忆》) 材料二: 文学的“南北”之论从来都超出了文学批评本身,指向一种更大的思想文化目标。一百年前,中国知识界也有过一次影响深远的“南北论”,其代表人物包括梁启超、章太炎、刘师培、王国维等。他们各具风采的论述开启了现代中国从南北地理视野入手解释中国文学、语言及文化的理论时代。梁启超在《中国地理大势论》中从政治、文学、风俗与兵事四个方面入手,论述中国南北文化的差异与互动关系,其目标在于探究历史上“调和南北之功”,从文化融合的方向上推动社会的发展。梁启超对现代文明的赞赏即导源于此:“今日轮船铁路之力,且将使东西五洲合一炉而共冶之矣,而更何区区南北之足云也。”而南北之“合”则与民族之“合”相契合,所谓“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提全球三分有一之人类,以高掌远蹠于五大陆之上”。一句话,南北文化之合与民族文化之合是中国的历史大趋势,是中国走向强盛的必由之路。在《屈子文学之精神》中,王国维将情感、想象等西方文学概念引入对中国南北文学的评述中,建立了一种崭新的以情感表达为中心的现代意义的文学观念。章太炎与刘师培划分南北的标准并不相同,对南北的推崇也刚好相反,但却都将他们所崇尚的南北文化当作复兴民族生气的根基。“对于章太炎和刘师培,‘南北论’都不是纯粹知识性的理论构想,而是在旧
Ta的资源

赵灵芝《山路》阅读答案及解析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活动设计:修复爱的联结--以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缓解初中生亲子冲突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教师上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时可以带学生做的事:读案例学法律知识

阿来《杜鹃声中访米仓》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5届江西省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考前押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襄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