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整理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17
约6.1千字
约13页
0
1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整理版.docx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整理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

最新《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总归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最新《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领会课文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的方法。2、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快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德育目标:认识纳谏除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美育目标:感受人物栩栩如生的形象美(邹忌举重若轻的心智美,齐王从谏如流的胸襟美)。二、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快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这是一篇比较浅易的文言文,要求学生用自学、答疑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来完成对这篇自读课的学习。教学难点:学生对设喻说理和类比推理方法的领会和运用。可通过教师结合课文内容,启发学生思考,学生讨论的方法来解决。三、课时安排一课时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本文是以生动有趣的故事设喻论证的,文中邹忌巧妙设喻,以私事比国事,从生活小事推及国家大事,由近及远,又小及大,讲述道理,表明见解,娓娓动听。教师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体会“讽谏”的好处。2、本文结构层次别致,从头到尾一直用三层相比的手法,如:三问、三答、三比、三赏等,学习时利用本文结构上的这一特点来指导学生背诵。五、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中华民族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一些名言警句流传千古,至今仍有强大的生命力。有这样两句大家非常熟悉的名言“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投影)我们知道这“良药”确实“苦口”,“忠言”也很“逆耳”,那么能不能让忠言不必逆耳呢?战国时就有一个人做到了这一点,他就是邹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邹忌和齐威王之间的故事,来了解这两个人物,从而增加一些人生的感悟。(二)教师范读课文、正音。(三)学生自读课文,理清文意。(四)学生再读课文,并结合问题在文中找出答案。1、邹忌向他的妻、妾和客提出了什么问题?得到了怎样的回答?2、邹忌从这些回答中受到什么启发?3、邹忌是怎样分析“王之弊”的?4、听了邹忌的分析,威王采取了什么措施?收到了怎样的效果?(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师生共同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和结构。)板书以下内容:三问比美反思{三答讽谏的依据三思巧谏齐王三比(类比)讽谏的内容下令——三种赏赐纳谏强国{进谏——三种情况讽谏的结果强国——“朝于齐”(五)分析人物形象。(结合对问题的思考和解答)A、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邹忌的两次“窥镜”,反映了他当时什么样的心态?2、邹忌不厌其烦地询问妻子、妾、客,是不是很无聊?为什么?3、邹忌的“三思”使他从迷惑中对自己有了清醒的认识,反映了邹忌具有什么样的品质?4、邹忌向齐王进谏时,为什么先要从自己的生活小事说起?表现出邹忌的什么本领?(通过学生的回答及争议,概括出邹忌的人物形象。)(板书)邹忌:头脑冷静,善于思考;实事求是,缘事及理;忠于职守,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勇于进谏。B、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邹忌进谏后,写齐王的反应只有——王曰:“善”。乃下令“……”两个举动,反映了齐王的什么精神?2、“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时时而间进”“虽欲言,无可进者”与齐王有什么关系?反映了齐王的什么精神?(通过学生的回答及争议,在教师指导下概括齐王的人物形象。)(板书)齐威王:闻过则改,虚心纳谏;明智果断,兴利除弊。归纳:邹忌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足智多谋、娴于辞令、深知君王心理的谋士;齐威王是一位有魄力的开明君主。(六)引导学生提出“设喻”和“类比推理”,解决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点拨:1、“设喻”是指设置或借用一个寓言、故事或自然现象来说明一个抽象的道理。“设”是设置,“喻”是比方。“设喻”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设置一个故事来说明一个道理。如“愚公移山”的故事,说明了只要做事有毅力,不怕困难,就一定能胜利的道理。另一种是借用乙事物比方甲事物来说明一个二者共同蕴涵的道理。这里的甲、乙两事物既可以是同类的,也可以是不同类的。毛泽东曾在1945年七大致闭幕词时,借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来比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说明了做事情只要有毅力,持之以恒,不怕困难,就一定能胜利的道理。2、提问:本文邹忌是怎样设喻说理的'?点拨:邹忌抓住私事与国事之间的相似点,那私事去比国事,说明了“私”“畏”“有求”可以导致听话人受蒙,所以不能轻言信奉承话的道理。3、提问:邹忌用设喻说理的方法,拿私事比国事,推导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从逻辑角度讲,他运用的是哪一种推理?(类比推理——同类事物之间的比较,其结论不是必然性的。两个同类事物之间的相似点越多,推出的结论越可靠。(七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整理版

文档大小:1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