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庄子》读后感(5篇材料).docx / 文档详情
《庄子》读后感(5篇材料).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5
约9.2千字
约17页
0
2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庄子》读后感(5篇材料).docx

《庄子》读后感(5篇材料).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庄子》读后感(5篇材料)

第一篇:《庄子》读后感《庄子》读后感摘要:寿而不悦,夭而不悲。天与人不相胜也。哀莫大于心死,而身体亦次之。关键词:无为顺其自然天人合一正文:庄子,姓庄,名周。是先秦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也是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创始人之一。说道庄子,让人不禁想到《庄子》一书,它较为系统的记录并表达了庄子的宇宙观认识观,伦理思想,无神论等思想,是一部对中国哲学影响深远的著作。特别是其伦理思想,对当今浮躁社会中的人们,有着一份清醒的作用。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寿限的追求不曾停歇。自人类稍有智慧以来,上至最高统治者皇帝,下至底层黎民百姓,无不渴望长生。一代始皇嬴政追求一生,寄长生于丹药,直至死也没能吃到那一颗令他长生的“仙丹”;就连英明如汉武大帝,也一生不舍,但也受骗连连,最后不惜东渡仙岛,结果可想而知,只是枉费财力物力;唐太宗更是造呈露盘,饮“仙露”以求长生,但效果并不“理想”。平民百姓更是深信不疑,杜撰出种种神话,来寄托美好愿望。可见人们对长寿的强烈渴望,对死的无限恐惧。归根到底,这只是人们生和死的认识并不深刻,没有看透生和死的本质。《庄子》中《天地》篇中写道:寿而不悦,夭而不悲。无为无争。为什么这么说呢?《至乐篇》中有答案。“察其而来无生,非徒无生也,而本无形,非徒无行也,而本无气。杂乎芒笏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今又变而之死,是相与为春秋冬夏四时行也。庄子说的很明白,生死就像四季变迁,是自然规律,只有顺从依随,才是人间至道。庄子豁然,所以他鼓盆而歌,送妻升遐。然而,当今社会中多少人看不透这一点,怕死而不敢“乱”吃,整日惶惶,本来享福的晚年又变成了“炼狱”。死不可怕,那要怎么活呢?《大宗师》中说:“天与人不相胜也。”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即天则人,人则天,两者相同相合,没有什么差别。然而什么是天呢?天就是自然,天然,非人,“牛马四足,是为天”(《秋水》)。天人和一思想的核心就是“与天为徒”,顾名思义,就是让人的思想,行为与天地自然的大规律,大华流行相符合,相一致。众所周知,庄子并不是说要在生活方式上回到“神农之世”,其实质是呼吁人向其自然行的精神回归。我们人类已经从原始社会发展到了发展到了文明社会,人原本与宇宙一体的生活状态遭到了破坏,绝大多数人整天“挣扎”在文明中,不能自拔,捶胸顿足。即纠结于“失”去之事,又后悔于昨日之事。为什么纠结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忘图逆天而行,觊觎本不该属于他之物。后悔的原因也大同小异,因为想得他人因果,揽尽天下好事,这不也是逆大规律而行?“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是不可能改变天的。想逆之而行就有了种种烦恼,种种不平静,因此我们就要考虑如何回到天人合一,达到内心的平静,从原有知识原有观念的局限中走出来,“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顺其自然。庄子的处世哲学,就是顺其自然,为人做事不偏不倚。他在《秋水》中又进一步解释了他的思想,“是故大人之行,不出乎害人,不多仁思,是焉不借人,不多乎食力”,很明显,庄子主张“中道”处世,为什么采取“中道”,因为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树木成材,要被砍伐,井水甘甜,先被饮完。“无为”“中道”的思想贯穿在庄子的思想中。但它不同于庸俗的宿命论,庄子有自己的人生价值观,那就是外化内不化,即顺应外物而保持本性。内不化,就是不受外部变化万千的大千世界影响,而在我们内心有所坚持,否则,我们将会被纷繁复杂的社会所左右,而丧失了自我。那么何为外化呢?外化就是对于外在的社会环境要通达顺应,不相抵抗。可以说内不化是外化的基础,内心要是改变了,便不能做到内化,这就好比一个渡江的人,他只有手握船桨才能顺势而行,如果内化了,那只能随波逐流,随时可能搁浅,随时可能沉没。庄子曾说:哀莫大于心死,而身体亦次之《庄子·天子方》。什么意思呢?没有比心中没有坚持,意志消沉更悲哀的是了,连身体的死亡也比不上。这也在深层次上肯定支持了这句话。在现在物欲横流的时代,这好比一剂良药,足以警醒世人。有多人整日抱怨,为什么?因为他们内已化;有多少人学业不成事业不顺,为什么?因为他们内已化,因为他们心中没有那份坚持,恍恍度日;又有多少人没有底线,没有坚持,受外界影响,似一棵墙头草,被这茫茫社会炼化,如一具行尸走肉。当你开口抱怨时是否扪心自问,你心中有坚持吗?内化了吗?这个世界上又有多少人因为种种意志消沉的不能自拔,如果他们深思一下,会有多少家庭再次充满欢声笑语。读《庄子》一书,我深有感受。我觉得,从全书而言,庄子万物讲理,但又不同于朱程理学,虽然朱程生在更加成熟的社会,但庄子的理更为质朴,充满人文色彩,更贴近自然,充满了大智慧。就仅处世而言,明王阳明心学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消极也不争,中道而行却心有所守,我收获最大的便是庄子的处世哲学,它让我对生死,对怎样活,都有了较为深刻的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庄子》读后感(5篇材料)

文档大小:2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