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技术要点 第一篇: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技术要点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技术要点(县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卫生部《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和《贵州省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规范》,为进一步做好全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工作,特制定如下技术要点,供工作中参考。一、日常监测管理技术要点1、审卡:每日对辖区网络直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审核至少4次,并建立审卡日志(纸板)。审核时限为: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网络报告至审核时限2小时;乙类和丙类传染病网络报告至审核时限24小时。Ⅰ传染病报告卡是否填写完整性,特别是重点防控传染病人的地址和单位等;Ⅱ有无发现甲类传染病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卫生部规定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乙类传染病和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Ⅲ有无不明原因肺炎病例或不明原因死亡病例;Ⅳ有无聚集性的不明原因病例(3例以上);Ⅴ有无可能的传染病爆发疫情:如一个自然村、街道、集体单位(公共场所)一日内集中发生3例或以上同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Ⅵ以县(区)为单位,有无某种急性传染病在短期内(一周或一个潜伏期内)发病数较历史同期发病水平明显增加;Ⅶ以县(区)为单位,发现本地罕见的或3年内一直未曾发生过的传染病;Ⅷ以县(区)为单位,有无发病率极低(或已经消灭)的传染病。如审卡发现Ⅰ时电话要求上报医疗机构及时改正,发现Ⅱ-Ⅷ情况马上电话核实并在2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局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查重:每日对辖区医疗机构网络直报的传染病卡片进行查重1次。对系统提示的可疑重复报告卡片进行核实,对误报、重报卡片应在备注栏简要说明原因并及时作出删除标记。查重条件建议选择患者姓名、性别、职业、病种、出生日期、现详细住址。发现重卡后,保留唯一传染病报告卡的处理原则是:同一报告单位多次报告或不同报告单位共同报告同一病例的传染病报告卡片时,保留初次报告时间最早的卡片,其余卡片应作出删除标记;若保留卡片的诊断级别低于其它卡片的诊断级别,则依诊断级别最高的卡片信息(病例分类、诊断时间等)对初次报告时间最早的卡片信息进行订正。由专病管理系统推送的卡片须再次订正的应通知专病管理部门,由专病管理部门进行订正。同一报告单位多次报告导致的重卡,由本单位或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删除;不同报告单位共同报告导致的重卡,由病人常住地的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删除。同时建立疫情信息沟通登记制度。对电话、传真及其他形式的疫情信息报告应及时登记。注:实行专病报告的传染病,指导专病网络直报管理人员应按照规定时限进行网络直报,并每日进行审核、查重。二、医疗机构督导检查技术要点1、检查内容:管理制度、培训情况、漏报情况、零缺报情况、报告及时性、审核及时性、查重等报告质量、硬件及网络正常使用2、检查指导频次:县级对辖区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检查指导每月1次,对所有乡镇卫生院检查指导每年至少2次。在传染病聚集性发病和暴发时,县级疾控中心要加强对辖区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报告不定期检查指导频次。3、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规范检查技术:A、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规范使用情况:登记齐全、填写规范,无漏登和缺项。门诊日志至少包括就诊日期、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病名(初步诊断)、发病日期、初诊或复诊等9项基本内容。出入院登记至少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现住址、入院日期、入院诊断、出院日期、出院诊断、转归情况(是否死亡、死亡原因、死亡日期等)等10项基本内容。注:病名(初步诊断)不能用症状或体征代替,必须有倾向性诊断病名,一是难以下诊断的,辅助检验结果出来后补登诊断病名,学生必须填家单位名称(学校),14岁以下填家长姓名,重点传染病填联系电话,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必须有自查签名和日期。B、门诊日志登记符合率检查。分别检查内、儿、急诊、传染、呼吸、肠道、肝炎、皮肤性病等专科门诊。随机抽查相关科室3日门诊处方,与门诊日志核对患者姓名,计算门诊日志登记符合率。门诊日志登记符合率=(门诊日志与处方符合数/被检查科室处方数之和)*100%。注:同一病例多张处方的,按一张处方计算,有处方无门诊日志登记为不符合。4、传染病病例报告率检查(漏报调查):A、查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检查医疗机构与传染病相关的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簿,常规漏报调查详细浏览当月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摘抄所有达到法定诊断标准的传染病,并与网络直报系统中的报告卡片进行核对,凡网络直报系统中无该病例的报告卡片者视为漏报,并进行登记。(综合检查时间有限时,地级医疗机构内、儿、感染科、肠道门诊的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本中随机抽查病例60例(门诊病例30例,住院病例30例),县级医疗机构抽取40例(门诊病例20例,住院病例20例),乡镇级医疗

如灵****姐姐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