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印象中的高考作文题目.docx / 文档详情
印象中的高考作文题目.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6
约1万字
约20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印象中的高考作文题目.docx

印象中的高考作文题目.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印象中的高考作文题目

第一篇:印象中的高考作文题目印象中的高考作文题目忘记是哪一年,高考作文出了这么一道题:《心灵的抉择》。好像说的是一个人去登山,遇上暴风雪,这个时候他发现路边有一个冻僵的陌生人,他面临一个选择——是继续走自己的路;还是留下来帮助这个有生命危险的人?当然他做了后一个选择,所以最后的结局是两个人互相搀扶着走出困境。考生需要根据这个故事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想考高分吗?如果想考高分,就必须首先明白,这道题是在考觉悟。就像某一年的高考作文题,说的是一个年轻人背了7个背囊,里面分别是——美貌、金钱、荣誉、机敏、才学、健康和诚信。年轻人背着这7个背囊过河,到了河中央,风浪迭起,船工跟年轻人说必须丢掉一个才能顺利过去,这个年轻人就把“诚信”丢掉了,考题是根据这个故事写一篇文章。后来我看了很多刊登出来的高考满分作文,都是觉悟一流,大谈“诚信”如何重要,丢掉诚信就丢掉了人生,丢掉了做人的根本。我就没有看到一篇文章说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即使这个年轻人在过人生的第一条河流的时候,丢掉了诚信,他将来也有可能浪子回头金不换。把诚信丢了怎么了?我就不相信那些名人伟人在他们的一生中,从来没有做过一件违心的事,说过一句违心的话,我认为这不可耻。“正确地做事”和“做正确的事”本来就存在矛盾,为了“做正确的事”有的时候可能采取的是不那么正确的方法,要不,怎么会有“兵不厌诈”这样的成语?但是,我相信按照我这个思路写作文,就是写出花来,估计也不会得到什么高分。因为觉悟太低。什么叫“觉悟”?“觉悟”类似于信仰,不能想得太多太深,“觉悟”和“思想”的重大差别就在于“觉悟”是考高低,而对于“思想”的判断标准则在于是否活跃深入。我觉得,我们的高考作文要求的是一个人的觉悟而不是在鼓励一个人去思想。比如说“心灵的抉择”,我个人认为考的就是觉悟。一个喜欢思索的人也许会想到:“如果路边还有一个生命危险的人,我应该救谁呢?如果在我登山的途中,有无数处于生命垂危的人,心灵又应该做什么样的抉择?一个人的力量借助一颗美丽的心灵,究竟可以解决多少人生的难题?”可是,这么一思索,就显出觉悟不高了,因为真正的高觉悟是“不假思索”。当然,有觉悟只能保证一个基本的分数,如果要考高分,还需要一定的“技术”。“技术”高的考生,往往善于使用排比句,以增强文章的气势;善于运用名人名言,以强化文章的说服力,还善于结合一些感人肺腑的事例,以增进文章的感染力度。据说高中阶段,一个好的作文老师就在于能够使学生掌握这些技术,并且达到举一反三熟练运用的程度。我曾经帮助辅导过一个学生作文,他告诉我如果要考高分,最好采用一个通用的格式——如果考的题目是“友谊”,那么主题就是歌颂“友谊是人世间最宝贵的一种情感。”接下来举例说明,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友谊是如何感动了自己,如果再能结合自身的经历,谈点体会那是再好不过了;如果考的题目是“孝敬”,那么就把“友谊”全文替换为“孝敬”,适当地换一下例子和用词。他说他要做的就是熟悉这个套路,我要做的就是帮助他多准备一些方方面面的素材,以备不时之需。现在,我理解为什么在科举时代会有“八股”一说了,“八股”就是一个被认可的套路,古代考科举的时候考的是什么?考的是“文以载道”的功夫,过去有个学生向柳宗元讨教写好文章的秘诀,柳宗元当时告诉他“文者以明道”,意思就是说写文章的目的是用来阐明圣人的学说。大家都在阐明圣人的学说,比较的就是谁阐明的更漂亮。我觉得柳宗元要是做我们的高考作文辅导老师,估计他的学生得满分的比例比较高。当然,一般的考试技术问题我觉得也很一般了,来两个“不禁要问”,或者搞出几个“难道”以使文章得到升华,这种套路中央电视台也是常用常新的,所以我也就不指责考生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了。比如说,当作文主题是“助人为乐”的时候,他们会不禁要问“难道自私自利是应该提倡的吗?”而当作文主题是“与人为善”的时候,他们就把“不禁要问”稍加修改,改成“难道人与人之间不应该多一些温暖吗?”让他们问去吧,我能接受,我不能接受的是一些“情感技术”。报纸上说上海市的一次作文考试,竟然发现全市的中学生一半以上不是单亲家庭就是母亲重病在床,家里生活极其艰苦,篇篇写得催人泪下。让阅卷老师有“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感慨。后来一调查才知道,那是幸福家庭孩子对“动之以情”的理解,是项“技术”活儿。这让我想起古代一个文人写的两句诗“舍弟江南死,家兄塞北亡”,皇帝一看立刻安慰他。这个文人大言不惭地说:不是真的,就是为了追求字句的工整对仗。我在想现在的孩子写这种“苦情故事”是为了什么呢?追求字句的工整对仗?他们有那么高的追求吗?说到最后,我谈谈我对作文的理解。我觉得“作文”的真正意义是在于使人获得一种能力,因为具备这种能力所以能够较好地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作文训练应该首先训练一个人对周围世界的观察感悟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印象中的高考作文题目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