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找因数 第一篇:找因数《找因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在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二、重点难点:找因数的方法三、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新课1、拼图游戏,比比哪个组设计的方案最多。①、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有哪几种拼法?②、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写出乘法算式,再与其他同学交流。2、学生交流,汇报。12=1×1212=3×412=2×612=4×312=6×212=12×13、根据乘法算式,判断哪些是12的因数。4、总结:①12的全部因数有:1,2,3,4,6,12。②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用乘法)。5、练习:用同样的方法,分别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数。(二)练习巩固,加深理解1、练一练。①、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的符号作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行思考,48=1×48=2×24=3×16=4×12=6×8,48有10个因数,就有10种装法,如每行12人,排4行;每行4人,排12行等。37只有两个因数,只有两种装法。(三)课堂总结用乘法算式来找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四、板书设计找因数12=1×1212=3×412=2×612=4×312=6×212=12×112的全部因数有:1,2,3,4,6,12。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初步掌握了找因数的方法。但在具体实施时很难正确得出结果,即使得出了结果,书写不规范。比如:48=3×16=6×8=1×48=4×12=2×24。那么48的全部因数有:1、48、2、24、34、6、8、12、16。不是按照一定的顺序书写的;找因数的时候应该进行有序思考。第二篇:找因数找因数[教学目标]1、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发展初步的推理能力,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到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教学重、难点]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中,体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提高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小正方形若干个。[教学过程]一、动手拼长方形用12个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有几种拼法。让学生自己先尝试着拼一拼,再交流不同的拼法。学生一般会用乘法思路思考:哪两个数相乘等于12?然后找出:1×12、2×6、3×4。这种思路就是找一个数的因数的基本方法,要引导学生关注有序思考,并体会一个数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二、试一试找因数的基本练习:找9和15的因数。让学生独立完成,注意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三、练一练第2题:先让学生自己找一找18的因数和21的因数,并用不同的符号做好记号,然后让学生说说找因数的方法。最后,说说哪几个数既是18的因数,又是21的因数。第3题:利用数形结合,进一步体会找因数的方法。第5题:可以引导学生用找因数的方法进行思考,鼓励学生将想到的排列方法列出来,在交流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有条理的思考过程。48=1×48=2×24=3×16=4×12=6×8,48有10个因数,就有10种排法。如每行12人,排4行;每行4人,排12行等。37只有两个因数,只有两种排法。[板书设计]找因数面积是12的长方形有:6种1×12=122×6=123×4=12[教学反思]北师大版《找因数》这节内容在编排上与人教版教材有较大的差异,教材刚开始在认识“因数、倍数”时,不再运用整除的概念为基础引出因数和倍数,而是直接从乘法算式(4×5=20)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目的是消除“整除”的数学化定义,降低学生的认知难度,虽然课本没有出现“整除”一词,但本质上仍是以整除为基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找一个数的因数,在学生已掌握了因数、倍数的概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学会找一个数的因数。第三篇:找因数《找因数》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号,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一单元学习内容--《找因数》。今天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设计这三大板块进行说课。一、说教材本课是在学生已掌握了倍数和因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它是学好找因数、通分、约分以及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因此,掌握找因数的方法,对于本单元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特点,根据课标的“四基”目标,我确定了以下几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验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培养有条理思考的习惯和能力。2、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3、在观察、猜测和讨论的过程中,提高探究问题的能力根据教材的特点以教学目标为导向,我确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1.

一吃****海逸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