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文言文语句翻译学案.docx / 文档详情
文言文语句翻译学案.docx 立即下载
2025-08-27
约2.7万字
约47页
0
4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文言文语句翻译学案.docx

文言文语句翻译学案.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言文语句翻译学案

第一篇:文言文语句翻译学案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案编制:文言文语句翻译学案一、二、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三、文言文翻译的步骤1.找到要译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读要译句子前后的句子,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意,明确这段话说的方向和范围。2.找到句子的特点,即得分点。3.在翻译时,遇到疑难词句,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译完全句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四、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意译为辅,文从字顺)☆直译: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这时就要采用“留、换、删、补、调”等方法。1.留:即保留法。保留古今意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如国号、年号、帝号、官名、地名、人名、器物名、书名、度量衡单位等。如:①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译:至和元年七月某一日,临川王安石作记。......“至和元年”是年号,“临川”是地名,翻译时应该保留。②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曰:“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天津卷)......译:光武认为河内防守很难,向邓禹询问道:“众将中谁是可以派去镇守河内的人?”........“光武、邓禹”等为人名,“河内”为地名,应该保留。③乃疑迁特雄文善壮其说,而古人未必然也。及得桑怿事,乃知古之人有然焉,迁书不....诬也,如今人固有而但不尽知也。(吉林卷)译:于是怀疑司马迁只是文笔雄健,在叙事中善于渲染,而古人不一定就是这样。等到...了解到桑怿的事迹,才知道古时的人也有这样的情况,司马迁的书并没有说假话,知道今人.....中本来就有,只是未能全都知晓。“迁”、“桑怿”均为人名,故保留。2.换:即替换法。有些词语意义已经发展,用法已经变化,语法已经不用,在译文中,应换这些古语为今语。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诸葛亮《出师表》)..这里的“卑鄙”应替换为“地位低、见识浅”。文言中还有一些特称词语,即各个领域中的习惯用语,如“下车”、“乞骸骨”、“除”、“拜”、“左迁”,表时间、年龄、风俗的称谓等,翻译时也要换成现在的说法。②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重庆卷).译: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伏”,是谦称。翻译时要将“伏”换成“我”。③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轼《赤壁赋》)..生活就像《愤怒的小鸟》1/8每次失败时总有几只猪在笑。江苏省灌云高级中学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案编制:译:壬戌年秋天,七月十五。“既望”是古代时间称谓,大月为十六,小月为十五。这里七月为大月,故应译为现代的说法“十六”。④履至尊而制六合。(贾谊《过秦论》)..译:登上王位而治理天下。“六合”,本义是“天地四方”,但翻译时要更换为“天下”。⑤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贾谊《过秦论》)..译: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⑥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促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湖北卷)..译: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依仗有俸禄的收入,不懂得有耕作的劳苦。⑤、⑥两例,“藩篱”是比喻修辞,应换译为“边防”。“庙堂”本指“庙宇”,这里比喻“朝廷”,应该替换。文言句子中还有不少的修辞格,翻译时一般采用更换的方法。诸如此类的还有“萧墙”“黔首”“阡陌”“七庙”“万乘”“神器”“垂拱”等。3.删:即删削法。文言中有些虚词的用法,在现代汉语里没有相应的词替代,如果硬译反而别扭或累赘,译文时可删削。这些词包括:发语词、凑足音节的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句中停顿的词、个别连词及偏义复词中虚设成分等。如: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韩愈《师说》).“之”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在意义,故翻译时应略去。②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孔雀东南飞》).“作息”为偏义复词,义偏向“作”,故“息”应该不译。③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诗经·静女》).“其”是句中形容词词头,助词,无实在意义,不译。④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苏洵《六国论》).“夫”是句首发语助词,表示要发议论,无实在意义,舍去不译。⑤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陶渊明《桃花源记》)...“仿佛”与“若”同义,翻译时只取一个词。译为“好像”、“仿佛”。⑥噫吁嚱,危乎高哉!(李白《蜀道难》)...“噫”、“吁”、“嚱”均为表感叹的语气助词,翻译时只要译一个就可以了,故可译为“啊”。⑦何陋之有?(刘禹锡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文言文语句翻译学案

文档大小:4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