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统计平均数教案 第一篇:统计平均数教案“统计—平均数”教案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2~94页。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2.学会用移多补少法和先合后分法求平均数,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3.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4.进一步增强与同伴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感受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方块贴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套圈游戏吗?(PPT呈现图片)这里有几个同学正在进行套圈比赛,我们一起去看看他们套的怎么样好不好?(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索1.呈现套圈成绩的统计图师:三年级第一小组的男生、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15个圈。这张图表表示他们套中的个数。老师现在要选择套的比较准的那一队去参加总决赛,可是老师不知道应该是选男生队还是女生队,你们能帮帮老师吗?(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出理由。)生: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那是不是应该选套的总数多的那一队呢?(„„)这样是不是对男生队不公平呢,男生只有四个人,而女生有五个人。那是不是最高分在哪一队就要选哪一队呢?(„„)可是,最低分也在女生对呀。老师现在实在是没有办法做出公平的选择了,看来呀,我们要找一位新的朋友来帮忙了,那就是“平均数”。(板书课题“统计—平均数”)2.引入平均数,移多补少法师:同学们看,老师刚刚在黑板上贴了四组小方块,分别是2块、6块、5块、7块,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老师变个魔术,使得每组的小方块一样多。同学们先想一想,然后老师请同学来给大家变一变。生:„„(让学生上黑板移一移,使四个同学的一样多,并说说自己移动的想法,过程,其他同学也说说自己的发现)师:总结出第一种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师:总结学生的想法、观点,得到平均数的概念“在总数不变的情况下,经过移多补少,使得每组的数都相等,这个相等的数就是平均数”。结合例题介绍概念,要求学生气度概念。生:(齐读概念)师:闭上眼睛想一想什么是平均数,想想刚刚移多补少的过程,看看自己记住了没有。师:刚刚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来求平均数,那么“移多补少”法能不能帮我们解决生活中更多的问题呢?假如老师要知道两位同学的平均身高能不能运用“移多补少”法呀?生:师:看来呀我们的寻找一种新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了。回到刚刚分方块的问题,引导学生数一数“总共有多少块方块”“有几个同学”“最终平均每组有几块方块”鼓励学生发现其中的计算关系。生:(4×5=20„„)师:哦,一共有20块方块,要平均分成四组,那么每组可以得到20÷4=5(块)(PPT呈现)师:应到学生总结说出新方法“先合后分”。(板书“先合后分”)生:(闭上眼睛回忆刚刚“先合后分”法)4、探究发现平均数范围师: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平均数与原来四个数的大小关系生:(各抒己见)师:给予肯定的、鼓励的评价。总结假如小于等于2,那么四组总共不可能有20块,假如大于等于7,四组总块数肯定不止20块,得出“最小值5、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师: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套圈的问题,先估一估两队平均数的范围。生:师:先运用“移多补少法”,再运用“先合后分法”求两队的平均数。生:书本练习,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练一练师:评讲。验证最终的平均数是不是在刚刚估计的范围内。师:现在我们知道该选择哪一队了吧(男生),因为他们的平均得分较高,套的比较准。师:同学们,觉得这两种方法哪种更好、哪种运用范围更广?生:师:其实,我们很容易发现,“先合后分”法可以再更多的地方进行运算,而“移多补少”法,在数字较小,较直观具体的题目中使用比较好。(三)知识运用,巩固练习(PPT呈现)想一想:1、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1)那么三年级小明的身高有可能是120厘米吗?(2)小刚的身高是150厘米,那么他有可能是三年级的学生吗?师:同学们先好好想一想,然后老师请同学来给大家说一说?生:师:评价分析(让学生真正理解平均数的意义)说一说师:你们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平均数的运用吗?谁来给我们说一说?生:师:很好,同学们真是善于发现,其实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关于平均数的知识,同学们在课后做一些关于平均数的记录。(旨在加强平均数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算一算:1.想想做做1先数一数每个笔筒里笔的枝数,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分别求出“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枝”铅笔。2.想想做做2老师:要求的是这三条丝带的平均长度是多少,

春岚****2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