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调查报告—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报告 第一篇:调查报告—关于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报告农民收入问题的调查心得姓名:学号:我们都知道党和国家一直都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也为解决三农问题也采取了很多种措施,想了很多办法。并针对农民增收难——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几大惠农政策:一是每年都逐渐减少农业税,已在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了《农业税条例》,也就是说农业税已经完全取消掉,以前还需要缴公粮,而现在实行的是农民自愿为原则,可把所剩粮食买给国家,作为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停止征收农业税不仅减少了农民的负担,增加了农民的公民权利,体现了现代税收中的“公平”原则;二是对农民采用直补政策,粮食直接补贴可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粮食增产、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据调查显示:农民绝对收入水平较低。2009年,全国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622元,折合为320美元,平均每天不足1美元。更值得注意的是,至2011年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农村人口,其收入水平比全国平均值还要低得多。按照人均635元的贫困线标准,2011年年底全国尚有2900万绝对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人均825元(100美元)的标准,则全国有9000万左右的人口低于此标准,而这个数量大于欧洲任一国家的人口总数。2011年公布的绝对贫困人口数字,同2002年相比,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80万人。我是个农村的,所以我也选取了我们那边的兴宁市有代表性的部分村庄进行调查,采用入户走访调查方式,同时对亲戚的谈话、发短信的形式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2011年兴宁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021元,比上年增长353元,但仍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收入构成中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33%(其中第一产业收入占37%,第二产业收入占1%,第三产业收入占5%),工资性收入占48%,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占18%,分别比上年收入构成下降3个百分点、增加11个百分点、下降8个百分点。近几年,灾难重重,导致庄稼收获少之又少,面对着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物价上涨、房价上涨、消费高昂......再加上农民所生产的农物价格却不上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也导致务工收入微薄,无法给家里带去温饱。我在调查中发现一个问题农产物市场价格高,但农民收入却低的问题,在我们进入市场买菜埋怨菜价高的时候,你也许怎么也不会想到一些地方的农民家里的菜根本就没有人要,只能碾碎了在地里当肥料,或者让人拿去喂猪。据我调查,在田间地头收购的有些菜九分一斤,到了市区菜市场卖价就达到九毛、一块一斤,相差了近10倍。其实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政府可以有必要可以干预一下市场,进行下乡去调查情况,降低交易费用,降低税费啊,取消不合理的收费,我相信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这种农产物市场价格高,农民收入却低的问题在调查中我还发现农民思想不够解放。部分农民对生活充满希望,会通过看农书,上网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但绝大多数农民依然存在小富即安,乐于现状的思想,只要有吃有穿有住,生活过得去,说出以前的艰苦生活来对比现在的生活对比现状,就懒得吃苦出力,不愿冒去风险,因此出现了很多年轻人、中年人过着老人似得生活,满大街的娱乐赌博;少部分农民觉得自己所处的自然条件差,文化低,头脑反应慢,所以有“等机会”思想,因为都认为自己个人很难实现收入增长,只要勉强能过就行我觉得现在最主要的是加强对农民的素质培训,改变农民的思想,让农民从自身的改变中增加收入。首先,加强基础教育,让农民子女多上学,接受高等教育;其次,要加强农民的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至少掌握一门种、养业或其它技能。也希望政府能够多关注一下农民的现状!第二篇: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农民收入问题调查报告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目前似乎都集中在提高农民收入上面。但在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的问题上,却有着不同的认识。一些经济学家看到了中国农村金融制度的缺陷,认为只有发展农村金融,才能保证农民有条件进行再生产。也有些学者认为,中国的农民收入太低,是因为存在着工农业产品之间的剪刀差问题,只要提高农产品的价格,就能增加农民的收入。上述观点从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两方面考虑到了农民的利益,但是,这些主张在中国的农村未必行得通。中国的农村改革必须变换思路。在我看来,当今中国农村问题千头万绪,但归纳起来大体上形成三大矛盾:第一,农业集约化生产与家庭承包经营之间存在矛盾。与其他发达国家规模化生产的农业相比,中国的农业没有比较优势。和中国的其他行业相比,中国的农业投入产出之比也不高。这其中固然有中国农业的技术含量低、生产力低下、农民负担较重等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中国长期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作为阶段性的改革成果,家庭联产承包制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看来,家庭联产承包制已经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需要。由于土地的

安双****文章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