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劳动教育工作计划 劳动教育工作计划(集合)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我们又将续写新的诗篇,展开新的旅程,做好计划,让自己成为更有竞争力的人吧。好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劳动教育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劳动教育工作计划篇1一、班级学习情况五年级学生通过3、4年级的学习,已经初步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操作能力,了解了一些劳动知识,对这门课程教感兴趣。同时,他们能够认识到在劳动课上要注意安全第一。二、教学目的、任务、要求1、适应新时期素质教育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养成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2、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3、通劳动技术教育课的教学与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精神。5、增强学生的自我服务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三、教学内容本学期共有两大部分,构成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它是学生自主翱翔的世界,也是学生走向生活的`起点、在这个世界里,学生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家政类的烹饪,学习技术类的小木工、用塑料材料制作等项目。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必备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基础,本学期正是以此为出发点而编排的。四、教学重点、难点。1、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五、教学措施。1、强调具有开放性,尽量加大容量,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2、注意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注重在劳动实践中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体会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培养创造精神,并在劳动实践中学会观察世界、认识世界。六、教改课题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七、具体安排周次教学内容1怎样植树2制作鸟巢3菊花的嫁接4鸡蛋炒饭5冷拼盘6修补图书7用电脑制作课程表8摩托车模型9彩绘泥塑10繁花板11洗衣机的使用12安全使用热水器13人工温室14移栽蔬菜15怎样使用化学肥料劳动教育工作计划篇2新的学期开始了,为更快适应新教材、掌握新教材,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和精神,特制定劳技教学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倡导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更多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机会,教师点拨、指导为导线,以问题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我任教二年级,由于学生年龄较小,自控能力较差,而且每一个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同。针对这种情况,了解学生比较困难,但我力争做每个学生的朋友,了解其素质水平,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应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特长和兴趣,关心进步慢的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动手能力及学习该学科的兴趣。三、教学目的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2.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手工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3.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四、教学措施。1、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权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活动。2、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年龄特点,充分体现探索的过程、尝试的过程和创造的过程。让他们在活动中多动手实践,多动脑思考和多动口表达。在实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潜能。3、在活动教学中,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可以充分自由,有广阔的活动空间和灵活的.活动时间。解决问题的思路、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活动成果的呈现,学生可以充分自主、自由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积极创新。4、搞好分层教学,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每个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5、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观的教育,教育学生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生产劳动和公益劳动,经常组织学生进行劳动实践。五、教学进度。第一周课程表第二-----三周我的电视机第四------五周鸭鸭帽第六------七周穿鞋带第八------九周我是小象第十------十一周恐龙第十二------十三周老鼠拉琴第十四周娃娃跳舞第十五周小兔礼盒第十六周三角杂物价第十七周折纸第十八周请你欣赏(剪刻纸)第十九周剪纸劳动教育工作计划篇3一、教学目标本学期,我校劳动教育工作将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主要包括:设计适合各学段学生学习的劳动教育主题及教学活动,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方式,以亲历劳动实践引领学习方式变革。围绕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三方面,依托我校“小鬼当家”课程手册,继续从居家之能、齐家之识、爱家之情、立家之责等多个维度进行课程设计。二、具体措施1、课程建设围绕学校学科教学中的劳
斌斌****公主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