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历史解释中常犯的逻辑性错误及其在高考选择题干扰项中的具体表现关于什么是历史解释有多种论述,以下简单呈现历史解释的几种定义:第一,“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⑴第二,“历史解释通常是指运用一定的理论、概念、方法,以史实依据、探明历史因果、阐释历史意义和客观评判的过程。”⑵第三,“历史解释是人们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在一定的史观指导下进行的解析和阐释人类社会过往事物的历史思维活动”。⑶在此呈现关于历史解释的几种定义,不是要讨论何种定义更具权威或更具科学性,而是为了说明不管什么样的定义,都认为历史解释离不开人的思维参与和人的语言描述。而人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描述都离不开正确的逻辑,一旦我们出现逻辑性的错误就不可能得出科学的历史解释。这正是笔者在此要研究的主题,即要弄清楚在历史解释过程中,我们进行思维和语言描述时常犯的一些逻辑性错误,以及这些逻辑性错误在高考选择题干扰项中的具体表现。历史解释中常犯逻辑性错误到底表现在那些方面呢?笔者就主要以“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历史试题)综合能力测试Ⅰ、Ⅱ、Ⅲ卷”为例,进行整理归纳并呈现给大家,以此共鉴共享。一、误用概念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人们思维的基本单位。导致误用概念的原因或是对概念所描述的事物的内涵或外延把握不准确,或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不清晰,或是有意规避事物的本质进行诡辩误导。我们在进行历史解释的过程中,对概念的误用有两种常见的形式,即混淆概念和偷换概念。1、混淆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无意识地将某些表面相似的不同概念当做同一概念使用,或在不同意义上使用同一概念而犯的逻辑错误。混淆概念通常是由认识的主体对概念本身认识不清或逻辑知识欠缺造成的。⑷如:(2019全国Ⅰ卷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干扰项A项把材料中“皮币”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货币,把对“皮币”的使用当做朝廷对货币的管理。明显犯了混淆概念的逻辑错误。2、偷换概念: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为到达某种目的而故意违反同一律,把某些表面相似的不同概念当做同一概念使用或在不同意义上使用同一概念而犯的逻辑错误。⑸如(2019全国Ⅰ卷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干扰项C项把“平等”“民主”等概念和资本主义政体模式概念等同。众所周知“平等”“民主”不是资本主义政体所独有的符号,因此“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的减少绝不等于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否定。此干涉项的设置属于典型的偷换概念。二、以偏概全以有限定条件的论据,推论出超出限定条件的结论,或以片面的论据推出全面的结论。以偏概全的形式有很多种,将相对当成绝对,将局部当做整体,将可能当成必然等。最常见的就是数量上的以偏概全,即由个别推一般。⑹在历史解释的过程中,用个别解释一般,用特殊性解释普遍性,用具体解释整体,多数情况下这些解释就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如:(2019年全国卷Ⅲ30)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干扰项A项中“知识界”这个概括性的词汇,它的外延要比材料中哪些“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的外延大得多。同时,当时中国社会性质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其政治上,文化上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性。因此把一部分人的行为认知概括为整个知识界的行为认知;把对经济上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认识笼统的表达为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这都属于典型的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C项同理,因篇幅有限在这里不再论述。三、错误因果客观事物之间联系的多样性决定了因果联系的复杂性。因此,历史解释常犯一些因果错误不可避免的。需要强调一下,我们这里讲的因果错误不是指物理学,法学等领域的因果错误,而是特指我们在进行历史解释时,没有正确探究出历史内在的因果关系。因此历史解释中出现的错误因果有其自身的特点,笔者总结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Ta的资源

赵灵芝《山路》阅读答案及解析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活动设计:修复爱的联结--以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缓解初中生亲子冲突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教师上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时可以带学生做的事:读案例学法律知识

阿来《杜鹃声中访米仓》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5届江西省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考前押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襄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