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立即下载
2023-12-17
约4.4千字
约8页
0
19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3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写作任务是“学习描写景物”。在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重点训练景物描写,学生能够用心观察生活,选择合适的景物捕捉其特点进行描写的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着重突破景物描写的技巧运用。其中在单独场景或画面的景物描写时,可指导学生关注观察视角,善用修辞;在整篇以写景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写作中,注意整体的结构布局和写作手法的综合运用。透过多维视角突出景物细节一、透过多维视角突出景物细节描写景物,首先要抓住景物的特征。特征描写,需要依赖学生对景物的观察。对于观察能力还在发展中的八年级学生而言,要掌握这一技能首先得从教材的范文中学习他人景物描写的方法。本单元的文体又为文言文,文章语言精炼短小,描写优美传神,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因此,可提取课文片段,从细节特征、多维感官、观察角度等方面搭建支架。郦道元在《三峡》一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形容词,如“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又如“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等,准确表述了江水湍急、潭水沉静等细节特征。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阅读文章,找到所描绘景物的特征词,抓住“素、绿、清”的色彩特征,抓住“绝、怪、悬”的形态特征,然后展开想象,扩充细节,可适当增加声音特征。例如下文:等到春天或者冬天的时候,湍急的江水在突出的礁石上撞得粉碎,化做一朵一朵洁白的菊花,细碎的花瓣又随江水旋转着散去。在河岸凹陷的地方,有避开激流的小潭,仿佛从闹市中踱步而出的隐士。清澈沉静的潭水,有着碧绿崎岖的影子,像蛰伏于潭水中糙鳞利爪的猛兽。抬头看去,峭壁似刀削斧凿,柏树在石缝中艰难地寻找阳光,扭曲的枝干记录了追随太阳的轨迹,清澈的山泉瀑布在柏树间飞跃而下,冲刷着枝叶与凸出的岩石,演奏着一曲英雄的赞歌。作者抓住景物形态特点,充分展开想象,如将江水流动时水花飞溅的情态与花瓣随水而逝联系起来,将潭水中沉静的影子联想作蛰伏的猛兽。这些想象在生动表现景物特点的同时进一步渲染了环境气氛,使读者身临其境。除此之外,“避开、踱步、艰难的寻找、飞跃、演奏”等动词的运用,使得景物本体与其喻体、和拟体在形似基础上更添神似,同时也暗含作者观察景物时内心的情感感受。学生在描述景物时,往往会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章法和顺序。还需提炼相应的学习元素:(一)描写景物的特征,既可以描述人的视觉感受,还可以描述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受;(二)为了使景物更加丰满、生动,对某一个事物,可以俯视、仰视、近观、远看。可以写动态,也可以写静态;(三)还可以写不同时段中的不同形态。基于此可以设置两类支架,一是内容支架,即按顺序描写的:用“远远望去”开头扩写“两岸连山,略无阙处”;用“从山脚往上看”开头扩写“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习惯,使行文更有逻辑性和连贯性。二是表达支架,即增加多维视角:增加多个景物扩写写景段落;增加触觉、嗅觉和味觉三种感官来描写景色。学生在使用多感官展开时,更容易发生感觉之间的互通,领略“通感”这一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例如:两岸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飘过的云彩也被山尖划开;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能看到撞在礁石上绽放的白花,能看到绕过障碍汇成的漩涡,软软的,甜甜的,又挑逗着旋转开去。阳光从山峰缝隙中艰难地洒下,跳动的水面又将它肆意反射到两侧的石壁上,与石缝中的小草小花交相辉映,五彩斑斓。不管是什么季节,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总是站得笔挺,像保家卫国的战士,清风拂过,也只是颔首示意,不曾动摇。猿猴与禽鸟的鸣叫此起彼伏,仿佛撕碎了清晨的薄雾;鱼儿你追我赶,时而潜游时而越出水面,即将落山的夕阳余晖,也被鱼尾甩了满江。可以看到,文中出现的景物是非常多的,山峰、云彩、溪流、礁石等,作者的视线由远及近,从上到下,有一定的顺序性,景物之间的衔接也比较连贯,景物虽多,却不显杂乱。同时,作者以视觉感官为主,辅以触觉、味觉、听觉,说溪流中的旋涡是“软软的、甜甜的”,感受上的互通写出了水花的轻盈欢快;猿猴和禽鸟的鸣叫也让整个景致更加的立体完整。巧用多种修辞融主观情入客观景二、巧用多种修辞融主观情入客观景没有情感融入的指导,景物描写容易浮于表面,写成观察日记;没有修辞手法,易使景物单调空洞,难以引起共鸣。教材中指出,写景要注意融入情感。相同的景物在不同人的笔下往往是不同的,而同一人笔下的同一景物,在不同心境下,也会发生改变。描写景物时恰当地融入情感,能使客观景物鲜活起来,更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妙用修辞手法,就能更好地达到融情入景的效果。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动写静,动静相衬,灵活生动,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语言凝练整齐,气势充沛有力,抒情淋漓尽致,说理严密透彻。因此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支架:一是通过拟人以动写静;二是通过排比增强气势;三是通过通感融情入景。习作举例如下:悬崖峭壁似乎在争先比高,你压我一尺,我便要高你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文档大小:19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