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抓住特点,写好人物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主要是写学习生活,选篇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两篇回忆性散文,和《<论语>十二章》组成。单元写作的设计主要是基于两篇散文设计的,任务是“写人要抓住特点”,因此可以将“写人要抓住特点”作为写作训练的重点,选择适合仿写的相关课文片段,依据教材单元写作的指导,从三个层面逐步推进写作任务的落实。这三个层面分别为:抓住人物特点、展开人物描写和通过事件塑人。01/抓住人物特点一、抓住人物特点单元写作指导中提到:“要写好一个人物,首先要学会细心观察,抓住人物的特点。”写人是记叙文写作的常用主题,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初中阶段的写人写作训练,要学会摆脱人物形象虚假扁平的“假”写作,不能千篇一律地写人。从文体大类来看,记叙文是散文的一种类型,正如王荣生所言,散文中呈现的,是“这一位”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因此,写人,要写作者“我”眼中的这个人。如果在“我”的笔下,这个人的形象和在别人笔下没有区别,每个人写他都是如此,那么这个人物的塑造便是失败的,因为作者并没有挖掘出这个人物值得写的特点。人的相貌、性格固然有共性,但作为写作对象的人,应当被突出的是其个性,“抓住人物特点”回答的是写人作文“写什么”的问题,实际上是写人作文的“写前构思”。以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捉鸟雀的片段为例,这一段运用连动描写的手法抓住了闰土父亲敏捷、细致的性格特点。为什么要抓住这样的特点进行描写?因为这是出生农村的闰土父亲与“我”的不同,“我”没见过捉鸟雀,而且心急,即使用了闰土父亲的办法也捉不着鸟雀,闰土父亲的娴熟灵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特点值得“我”写。因此,可以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写作任务,如“写校园游戏”,在仿写时,可以设计支架“运用连动描写校园游戏,刻画人物细致的性格特点”,这便是在引导学生在写人训练的开始,必须要关注自己究竟是要写这个人物怎样的特点。依据写作支架,一位学生在片段写作中这样写:首先玩游戏的是骆同学。只见她拿着手绢,蹦蹦跳跳地,就是不放下。突然,她看了我一眼,还对我笑了一下,我的心立刻紧张起来,但她就是不放下,从我身边跑了过去,又跑到唐同学后面……骆同学做了个放下的动作,但没有放下手绢。然后骆同学优哉游哉地走了起来,最后神不知鬼不觉地放在了韩同学的后面。而韩同学等我们提醒她才发现,立马弹起身来追骆同学,可骆同学此时早已“逃之夭夭”了。玩游戏的同学不少,但作者选中的是较有特点的骆同学,通过对骆同学连续动作的描写,较好地将骆同学细致、调皮的特点写了出来,让这个人物在片段中“活”了起来。抓住人物特点,还可以设计多种细致的写作支架,如“写出老师的外貌特点”“写出语文老师性格特点”“写语文老师讲课时陶醉的状态”等等,让学生在丰富的写作体验中去感受。02/展开人物描写二、展开人物描写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描写,具体贴切的人物描写能让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没有人物描写,人物的特点便无从展现。在设计第三单元的写作任务时,关于人物描写的内容要最多,在指导上主要关注两点:一是描写的简洁与精练,二是方法的丰富与细致。首先看描写的简洁与精练。如仿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片段,要解析课文中的学习元素:不管是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还是神态描写,一定要讲究精当。让读者读完后,印象深刻。人物描写不能肆意,绝不是写得越多越好,要摒弃不能体现人物特点的描写,每一处描写都应当是有目的性、指向性的。若写一人的外貌,将他脸上所有东西都写细了,不仅啰嗦无味,还难以给人留下记忆点。前期指导应该让学生思考:如果只能有一处描写,你要写他外貌的什么?鲁迅写老师读书,写他“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便很是精当,只写头的动作,因为头的动作最能体现这位老先生的“沉醉”与“迂”。因此,不是要让学生盲目地认为描写要写细,而是要让学生明确,描写的运用要精当,没有“精当”这一前提的“丰富”,是多余的。基于此,可以设计多种任务来练习描写的精当,并设计相关支架。如要求学生运用三个支架来写出老师的特点,包括“在一个事件中运用简洁的外貌描写,写出老师的外貌特点”,“在一个事件中运用简洁的语言描写,写出老师的性格特点”,和“运用简洁的神态描写,写出老师的特点”。举一习作如下:在早操的时候,我们高个子整齐地排成一排,整齐地做着体操动作。林老师则叉着腰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我们。一双大眼睛扑闪扑闪着,洁白的牙齿毫无保留地展露着。每当我们看向她时,她也正看着我们,往往我们都会对视一笑。“我真是越来越爱你们了。”林老师在对我们“犯花痴”的同时,冒出了这样一句话。我惊呆了,林老师何时变得如此温柔了?难道这是错觉?不过,林老师那迷人的微笑,常常让我倍感温暖。主要事件是“林老师看我们做早操”,作者运用简洁
Ta的资源

赵灵芝《山路》阅读答案及解析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活动设计:修复爱的联结--以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缓解初中生亲子冲突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教师上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时可以带学生做的事:读案例学法律知识

阿来《杜鹃声中访米仓》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5届江西省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考前押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襄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