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上册道法专项素养之跨学科专题训练1.【跨学科·语文】(2023广东广大附中增城实验中学期末改编)作为中学生,我们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下列诗句强调实践的是()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③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④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跨学科·音乐】(2023江苏昆山、太仓、常熟、张家港期中改编)“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隔;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唱出一首赞歌。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条河……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浪是那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每当大海在微笑,我就是笑的漩涡……”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唱出了人们深切的爱国之心,以及不能和祖国分离的情感,音乐节奏轻快、内容积极,深受人们的喜欢。从上面的歌词中,我们可以感悟到()A.个人与社会是相互独立的B.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C.个人投身于社会就能走向成熟D.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3.【跨学科·语文】(2023陕西西安辅轮中学期中)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个人离开社会不可能得到幸福,正如植物离开土地而被抛弃到荒漠里不可能生存一样。”下列与该名言蕴含道理一致的是()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②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③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4.【跨学科·语文】(2022山东济宁中考)下列对古语的解读正确的是()①功崇惟志,业广惟勤——成就事业,要树立远大志向,并坚持不懈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合作交流共同进步③单则易折,众则难摧——个人力量是有限的,集体能产生强大合力④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跨学科·语文】(2022湖北鄂州中考)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下列语句体现诚信的是()A.“敬人者,人恒敬之。”B.“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6.【跨学科·语文】(2023广东深圳中学期中)下列名言警句与“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蕴含道理一致的是()A.勿轻小罪,以为无殃B.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C.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D.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7.【跨学科·语文】(2023广西钦州四中期中改编)阅读名言,回答问题。不学礼,无以立。——孔子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孔子(1)从上面两句话中选一句作为人生格言,并说说你选择的理由。(2)为了践行你所选的人生格言,你准备怎么做?8.【跨学科·地理、劳动】(2022山西中考)山西某农村中学加强劳动教育,在校内“A”和“B”两块空地(见下图)修建劳动基地,分别为养鸡场和种植园。据此请完成下列任务:(1)根据学校平面示意图,你认为养鸡场修建在哪一块空地合适?并说明选择的理由。(2)一段时间后,个别同学觉得劳动又脏又累,浪费时间,不如多做几道练习题。假如你是班干部,你会如何加以劝说?(3)暑假,学校食堂暂停,种植园生产的蔬菜出现剩余。请你针对这一问题,结合学校周边环境,提出自己的合理化建议,并说明理由。答案全解全析1.B①②④均强调实践,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因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形容读书人只顾读书,对外面的事情不闻不问。故选B。2.B通过审题不难发现,A项观点错误,C项说法太绝对,D项与歌词不符。从这首歌的歌词中,我们可以感悟到,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故选B。3.B列夫·托尔斯泰说的这句话启示我们,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的意思是花离不开树,鸟离不开鸟群。“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的意思是喜欢群居而厌恶独处,相互扶助而又相互独立,这是人之常情中所乐意的。可见,②③与题意相符。①启示我们要敬老爱幼,④启示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①④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4.C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启示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可见,应该排除②。故选C。5.B通过审题不难发现,A、C两项体现尊重他人,D项体现以礼待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做成事),即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故选B。6.A通过审题不难发现,B、C、D三项不符合题意。“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小时偷针,大时偷金”蕴含的道理是,一个人有了不良行为或
Ta的资源

赵灵芝《山路》阅读答案及解析

辽宁省辽西重点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活动设计:修复爱的联结--以表达性艺术治疗方式缓解初中生亲子冲突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政治教师上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时可以带学生做的事:读案例学法律知识

阿来《杜鹃声中访米仓》阅读答案及解析

2025届江西省高三考前模拟预测(考前押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襄阳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三)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河南省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13****13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最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