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docx 立即下载
2023-12-21
约4千字
约10页
0
18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docx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光与色彩》第一课《光源》1.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⒉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常见的自然光源有(太阳、雷电、萤火虫、发光水母),常见的人造光源有(点燃的火把、油灯、蜡烛,开启的电灯、发光二极管)。3.有的光直接来自发光的物体,有的光来自(反射光)的物体。4.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看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5.光源发光是需要(能量)的。第二课《光的传播》1.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2.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学者(墨子)发现:光从窗户上的小孔射进来,会在对面的墙上形成外面景物的(倒像),这种现象被称为(小孔成像)。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4.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且(左右颠倒)。5.各种颜色的光都能通过小孔后成像,如果物体是彩色的,像也是(彩色)的像与物体的颜色(完全一样)。第三课《光的反射》1.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会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2.(万花筒)和(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的原理。3.可以用两面(平面镜)制作一架潜望镜。4.(镜子)是最好的反光物体。镜子中的影像与实际物体是(左右相反)的。5.两面直立的镜子的夹角(越小),出现的影像就(越多)。6.(猴子捞月、杯弓蛇影、圣火采集)等情形,都属于光的反射。7.像镜子、平静的水面、玻璃表面、有抛光的金属面等都具有(光滑)的特点它们的反光效果好。第四课《七色光》1.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折射,形成(彩虹)。2.(阳光明媚且光线具有一定的角度)是形成“彩虹”的必要条件。3.白色的太阳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在一定条件下,七色光又能合成(白色光)。4.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5.三原色光中任意两种色光等量相加,会出现另一种色光的(互补)色光。6.红光+绿光=(黄光),互补于蓝光;红光+蓝光=(品红光),互补于绿光;绿光+蓝光=(青光),互补于红光。7.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在暗室中,让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到墙上,结果太阳光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8.夏天的傍晚,雨过天晴,能看见彩虹的方向是(东方)。第二单元《热传递》第五课《热传导》1.热在金属中由(温度高)处传向(温度低)处,传递的方向是(四面八方)。⒉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第六课《热对流》1.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循环流动,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对流)。2.热对流时,热总是由温度(高)处传到温度(低)处。第七课《热辐射》1.像太阳、篝火这样直接向周围发射热的方式,叫作(热辐射)。2.热辐射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3.热传递有(传导、对流、辐射)这三种方式。在实际的热传递过程中,这三种方式往往不会(独立存在),而是两种或三种同时。4.电烙铁是运用(热传导)的方式传热。5.电水壶是运用(热传导、热对流)两种方式传热。6.烤箱、电暖器是运用(热对流和热辐射)两种方式传热。7.太阳能热水器是运用(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三种方式传热。8.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异同之处:第八课《物体的传热本领》1.像(铜、铝、钢)等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2.像(木头、塑料)等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3.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第三单元《地球的表面和内部》第九课《地球的表面》1.地球的表面包括(陆地和海洋)。2.(岩石)和(土壤)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如(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等。3.地表模型上的蓝色代表(海洋),棕色黄色代表(山地、高原),绿色代表(平原),白色代表(冰川)。4.山地地势(高),起伏很(大)。平原地势(低),起伏较(小)。盆地周围地势(高),中间地势(低)。第十课《火山和地震》1.地球上最可怕的自然灾害有(火山)、(地震)。2.火山喷发时,岩浆会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冲破(岩层),从裂缝中涌出或喷出。3.当地壳深处的岩层因受到过度挤压而突然(破裂)或(错动)时,会引起大地(剧烈震动),释放出长期积累的巨大能量。4.岩石层因过度挤压会形成(褶皱),承受不了作用力时便会发生(断裂)、(错动)与(抬升),从而导致地震。5.海底地震会引发(海啸)。6.发生破坏性地震时,从地面开始震动到房屋倒塌,一般仅有(几秒)到(十几秒)的时间。第十一课《地球的内部》1.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2.(地幔)是岩浆的发源地。3.板块碰撞和板块分离均为板块的(水平运动)。4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文档大小:18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