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docx 立即下载
2023-12-29
约2.4千字
约6页
0
15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docx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2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白鹭1.说说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从白鹭的外形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白鹭的身段和颜色都很适宜,体现出了白鹭的精巧、匀称、和谐。从白鹭不同的姿态(或者各种活动),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在水田钓鱼时,白鹭很悠闲自在;在枝头闲立时,白鹭很悠然;黄昏时低飞,画面优美又生机勃勃。2.《白鹭》这篇散文的作者是郭沫若。3.这篇文章写了白鹭的外形美,以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美,赞美了白鹭平凡、朴素而高洁的美,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平常事物中所蕴藏的内在美。4.“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精巧的诗”是郭沫若对白鹭特点的集中概括,也是这篇文章的文眼。这一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总领全文。5.文章的结尾“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和开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一句首尾呼应,结尾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总结全文,首尾呼应,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6.文中描写了三幅关于白鹭的画面:水田钓鱼图、枝头闲立图、黄昏低飞图,这三幅图的画面特点分别是自然和谐、悠然舒适、生机勃勃。从中可以看出白鹭的嗜好有:展翅高飞、水中捕食、独立枝头等。7.“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色素的配合”很适宜表现在“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身段的大小”很适宜体现在“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8.“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这里的“恩惠”可以理解为:白鹭给黄昏的乡村带来了美,带来了生机和活力。9.“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抬不寻常了。”这句话将白鹭的外形与白鹤、朱鹭、苍鹭作对比,突出了白鹭的精巧。10.“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是一组排比句,其中有四对反义词,分别是“增—减”、“长—短”、“素—黛”、“白—黑。先从整体写出了白鹭的蓑毛和流线型的结构,再从局部写了白鹭的长喙和脚,长得都是那么适宜,用一个词语概括就是“恰到好处”。写出了白鹭外形的精巧和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11.“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这句话采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清水田比作“镜匣”,给人以强烈的画面感,写出了白鹭与清水田互为映衬的和谐美。12.白鹭真的是在“望哨”吗?不,白鹭不是在望哨。望哨时应该是紧张的、警惕的,但是白鹭却很悠然。落花生1.《落花生》的作者是许地山(笔名落华生),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了一家人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和议花生的过程,其中详细写了议花生,详略得当的写法好处是:使文章重点突出,主次分明。2.这篇文章采用的是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写出了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不求外表美,只求有用的品格;借落花生比喻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说明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3.课文中父亲拿桃子、石榴、苹果同花生做对比,突出了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特点,赞美了了花生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品格。4.在“议花生”时,姐姐、哥哥、和我分别从花生的味道、用途、价格说出了花生的好处:味道美、能榨油、价钱便宜。而父亲主要从花生的品格说出了花生的可贵之处。5.“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句话是父亲对“我们”的希望。“有用的人”是指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只讲体面的人”指的是外表好看,但对帮别人没好处的人。父亲说这句话的用意是要我们:要像花生一样,做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仿写:人要做言而有信的人,不要做言而无信,而对别人没有帮助的人。桂花雨1.《桂花雨》写出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描述了“我”小时候帮助大人摇桂花、收桂花的情景,抒发了作者琦君对故乡和美好童年的怀念。2.课文的第二自然段,不只是写了桂花,还写了梅花、木兰花,这样写是为了反衬桂花香气迷人。3.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句话使用的修辞手法是夸张。“没有不”可以换成全都。这里的“十里”是虚指,用来形容桂花香气飘散的范围广;“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香气的浓郁。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桂花香气的喜爱和赞美之情。4.摇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呢?”这句话中用一个“缠”字写出了摇花前作者的期待。摇花时,作者用“抱、摇、喊”等动词,写出摇桂花的快乐、兴奋。从“帮大人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满头满身都是桂花,就像下着香香的桂花雨”和“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这些语句中也可以看出作者摇桂花的快乐。5.桂花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文档大小:15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