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docx 立即下载
2023-12-29
约5.1千字
约10页
0
24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docx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2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完卷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文言文(27分)(一)默写(10分,每题2分)1.________________,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使至塞上》3.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龟虽寿》4.冰霜正惨凄,________________。《赠从弟(其二)》5.《钱塘湖春行》中,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西湖景色的喜爱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二)阅读下面短文,完成各题(8分)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选文作者是___________,号___________。2.解释加点字。(1)念无与为乐者()(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人物、起因等,叙述流畅自然。B.文章篇幅短小,却熔叙事、写景、议论于一炉,环环相扣。C.文章用寥寥数语描绘了清丽的月夜之景,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美妙境界。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空灵,写影突出其淡雅,写水突出其清澈。4.《记承天寺夜游》中,作者的心境是微妙又复杂的,请你写出其中的两种。(三)阅读下文,完成各题(9分)元方卖宅陆少保①,字元方,曾于东都②。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③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注释】①陆少保:即陆元方。少保,官职名。②东都:指洛阳。③直:同“值”。1.解释加点字。(1)但()(2)尔()2.对画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A.买房子的人听到了他的官职后,立刻就推辞,决定不买了。B.买房子的人听到了他的官职后,竟然就推辞,决定不买了。C.买房子的人听到了他说的话后,立刻就推辞,决定不买了。D.买房子的人听到了他说的话后,竟然就推辞,决定不买了。3.用三条“/”给下列句子断句。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4.对于文中的陆元方,有人说他愚,有人赞他好。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二、现代文(24分)(一)阅读下文,完成各题(10分)中国古亭的历史沿革王盛①亭是体现中国建筑特征的一种代表形式。它造型丰富,玲珑多姿,富有诗情画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亭就是中国古典建筑意匠的一个缩影。②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讲:“亭,停也,人所停集也。凡驿亭、邮亭、园亭,并取此义为名。”亭的历史十分悠久,一直可以上溯到商周以前。但是“亭”字的出现,却相对较晚,大致始于春秋战国前后。因此,在秦以前,亭的基本形制或许并不是十分成熟,但是到秦汉时,亭已经十分普遍了,是一种有着多种用途、实用性很强的建筑。③春秋战国时期的亭,是设在边防要地的小堡垒,称为亭障、亭燧,为“伺候望敌之所”。后来,秦汉中央集权政府把它扩大到各地,使之成了维持地方治安的基层行政单位,同时也是职司的所在地。《汉书》中记载:“汉承秦制,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汉高祖刘邦最初曾任泗水亭亭长,掌管治安警卫,兼管停留旅客,治理民事。④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革,纵情山水、投身自然成为时尚,亭的性质也逐渐跟着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供人游览和观赏的亭。例如著名的会稽山的兰亭,最初是一座带有邮驿性质的路亭。为了能够更好地观赏四周的湖光山色,它曾被太守移到了湖滨,后又被起筑在山巅,以便登高远眺。这样,兰亭就由实用性的亭转向了观赏性的亭。⑤隋唐以后,亭便成了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建筑物。《大业杂记》中记载,隋炀帝在洛阳造西苑,其中有“逍遥亭”。在唐代的一些宫苑中,亭不仅是苑中的重要景观建筑,而且在数量上也远远超过了其他类型的建筑。《长安志》中记载:“禁苑在宫城之北,苑中宫亭凡二十四所。”其中亭就有十八座之多,占全苑列名建筑的75%。可谓历史上大量以亭入园之始。唐代官吏、士大夫在宅邸、别业中筑亭的也有很多,例如诗人王维辋川别业中的“临湖亭”,白居易家中的“琴亭”等。⑥到了宋代,亭的建造更为普遍,功能和用途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宋史·地理志》中记载,宋徽宗在艮岳中“叠石为山,凿池为海,作石梁以升山亭,筑土岗以植杏林”,利用景龙江水在平地上挖湖堆山,人工造园,园中置亭颇多,并运用“对景”、“借景”等手法,把亭和人工景观相结合。由此可见,此间筑亭,已经不再是晋唐那样纯粹地借自然山水筑亭,而是把人的主观意念和对自然美的认识和追求纳入筑亭的构思之中,开始寻求寓情于物的人工景观。⑦明清时期,亭的造型、性质和使用内容等各个方面都比以前有较大发展。不仅在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八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卷一

文档大小:24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