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网站首页 / 主题式教研活动设计.docx / 文档详情
主题式教研活动设计.docx 立即下载
2023-12-29
约2.1千字
约5页
0
13KB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主题式教研活动设计.docx

主题式教研活动设计.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20 金币

下载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主题式教研活动设计主题:有效课堂教学策略之一——“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研究形式:教学案例—问题提出—学术沙龙—策略交流—微格教学—评价反思—总结提升—关注生成参加人员:骨干教师和九年级教师时间、地点:略理论依据:学源于思,学源于思,思维总是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美国教学法专家斯特林。G。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了解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师在课堂上成功的问题设计可以不断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情境之中。所以提问要展现思维冲突,形成悬念,调动课堂学生的学习情绪,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然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问题设计存在很多问题,如:问题过多、过浅,导致课堂形成满堂问的局面;问题设计太难,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教师如果不会降坡引路的话,导致的结果是教师代替学生将答案和盘托出。这样学生思维受到阻滞,永远无法向高层次迈进。教研目的:通过教研活动,解决教师课堂上存在的问题(如上),使教师能够恰当地应用提问策略,揭示矛盾,引导学生思考,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将学习的层次提升到一个又一个新的层面,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通过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通过问题研究,促进教师研究能力的提升;促进研究习惯、研究氛围的形成;通过分享经验,完善自己,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活动准备:1、下发活动通知。布置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内容是关于课堂教学提问的内容。2、布置思考的问题,要求教师按照如下问题准备参与教研,使教研的方向更加明确,解决的问题更加具体,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1)举例说明怎样设计问题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层层提升?(2)举例说明什么样的问题能够紧扣教学重点,分散难点?(3)教学中你设计的哪个问题曾经使学生无法作答,你是如何处理的?实践研究(教研过程):本次教研活动共分八个环节,教学案例—问题提出—学术沙龙—策略交流—微格教学—评价反思—总结提升—关注生成,通过教研最终达到“在研究中反思、在总结中提升”的目的。一、教学案例:播放青年教师研讨课光盘。全体教师观看,把本节课作为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二、问题提出:本学期的一节教学研讨课上,由于老师对“问题设计”的缺乏思考,上课赶着问,随意答。这也是被多数教师忽视的方面,属于共性问题。课堂上当问题设计得太简单、或是太难、或者问题不明确的时候,学生往往不举手作答;有的学生回答的答案如果和教师预设的不一致,得不到教师的评价,这样的现象时有发生。引起我们的思考,如何让司空见惯的课堂提问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三、学术沙龙:一线教师大多数是经验型的,经验丰富,但是缺乏理论高度,而没有系统的理论作为指导,教学也很难提高层次。因此,活动前,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进行交流,可以结合光盘上的教学案例,也可以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对问题设计的看法,回答上面的五个问题。四、策略交流:教研员针对教师的回答进行归纳整理,提出具体的问题设计的策略,如:(1)把问题提在“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由浅入深,使学生跷跷脚就能够着,这样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层层提升;(2)问题设计力求揭示矛盾,形成一直认识冲突,可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例如:运动需不需要力来维持?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哪个是正确的?这样的问题可以使学生在讨论中,拓展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3)在探究实验中,提出了问题并进行了猜想,目的是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其探究的欲望;使学生因为问题而感兴趣,因为感兴趣而积极解决问题。五、微格教学:现场三组,针对一个策略,用最短的时间设计一个教学片段,落实一个策略,体验提出的问题是否有效。六、评价反思:教师针对教学片段进行综合评议,总结提问的成功与不足,提出改进意见。使教师在研究中反思,在总结中提升。使教师理论水平获得提高,对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有了深刻的认识。七、总结提升:教研员进行专业引领,总结教师的经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提出指导意见:如何设计问题有利于学生积极思维,促进课堂效率提高?1、设置问题要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层层提升,由“现有发展区”,顺利向“最近发展区”跃进。2、设置问题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延展学生的准确性。3、设置问题要深浅适度,可使学生思有所得,思有所获。4、设置问题要使学生因问入情,因情探“向”。5、设置问题要扣住教材重点,分散难点。设置问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梯度,设置问题由浅入深,层层诱导,把学生思维引向深处。2、广度,设问要有一定的覆盖面。3、深度,问题的深浅程度要适当,既不能深不可测,又不能表面肤浅。4、亮度,设问要具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深入学生的情感世界。5、精度,科学巧妙的设计问题,使问题的设计具有很高的精度
查看更多
单篇购买
VIP会员(1亿+VIP文档免费下)

扫码即表示接受《下载须知》

主题式教研活动设计

文档大小:13KB

限时特价:扫码查看

• 请登录后再进行扫码购买
• 使用微信/支付宝扫码注册及付费下载,详阅 用户协议 隐私政策
• 如已在其他页面进行付款,请刷新当前页面重试
• 付费购买成功后,此文档可永久免费下载
全场最划算
12个月
199.0
¥360.0
限时特惠
3个月
69.9
¥90.0
新人专享
1个月
19.9
¥30.0
24个月
398.0
¥720.0
6个月会员
139.9
¥180.0

6亿VIP文档任选,共次下载特权。

已优惠

微信/支付宝扫码完成支付,可开具发票

VIP尽享专属权益

VIP文档免费下载

赠送VIP文档免费下载次数

阅读免打扰

去除文档详情页间广告

专属身份标识

尊贵的VIP专属身份标识

高级客服

一对一高级客服服务

多端互通

电脑端/手机端权益通用